-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丈(bǎi zhàng)的意思:形容事物高大、巨大。
不备(bù bèi)的意思:没有准备好,没有做好准备。
痴呆(chī dāi)的意思:
◎ 痴呆 chīdāi
[dementia] 精神病学术语,指精神原性(如早发性痴呆)的或由损坏脑物质的疾病(如神经梅毒或动脉硬化)引起的智力恶化
◎ 痴呆 chīdāi
(1) [dull-witted]∶发呆;呆滞
(2) [stupid]∶呆傻;愚蠢大义(dà yì)的意思:指追求正义、公正的行为和精神。
梵音(fàn yīn)的意思:指佛教音乐的声音、音律,也用来形容声音清幽悦耳。
方闻(fāng wén)的意思:指得到消息或听到传闻。
开田(kāi tián)的意思:指开垦荒地,开拓新土地。
刻舟(kè zhōu)的意思:指人们在急需时刻,不惜毁坏某物以求达到目的。
理事(lǐ shì)的意思:指担任管理或决策职务,负责处理事务或解决问题。
末后(mò hòu)的意思:最后,末尾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清彻(qīng chè)的意思:清澈透明,没有杂质。
十方(shí fāng)的意思:指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上、下十个方向,表示广泛、无所不在。
无不(wú bù)的意思:没有不,表示全部都。
圆融(yuán ró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或事物的性质完美和谐、统一。
展开(zhǎn kāi)的意思:展开指的是打开或展示某物,也可引申为事物发展或展示的过程。
拖泥带水(tuō ní dài shuǐ)的意思:形容做事拖延,不干脆利落。
- 鉴赏
这首诗名为《颂古四十四首(其八)》,作者是宋代的佛教僧侣释法泰。诗中以农耕场景寓言佛法之理,形象生动。"百丈开田说大义"描绘了高僧在广阔的田野上讲解深奥的大道理,"理事圆融无不备"则强调佛法的全面性和包容性,如同田间的万事万物都能从中领悟到智慧。
"梵音清彻十方闻",通过梵呗的声音传播佛法的清净,使得远近都能听到,暗示佛法的普度众生。接下来的"草树锄锹皆耸起",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听者心领神会,连草木农具都仿佛有了灵性。
"末后双拳再展开",可能象征着修行到最后,放下执着,"拖泥带水为痴呆"则批评那些执着于形式的人,未能真正领悟佛法真谛。"船流到岸五千里"比喻人生的旅程,"刻舟求剑徒悠哉"则讽刺那些不知变通,像刻舟求剑的人一样,无法找到真理。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日常农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佛法的智慧和修行的境界,富有哲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追凉对酒
袢暑晚来歇,追凉聊解颜。
星移团扇底,月动缥瓷间。
蝉噪断仍续,鸟喧栖复还。
幽人嗜清旷,只合卧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