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蔡倅羔羊斋·其二》
《蔡倅羔羊斋·其二》全文
宋 / 朱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尽输精白承休德,政用诗书太平

略为周家推在位,太颠闳夭散宜生。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承休(chéng xiū)的意思:接受命运的安排,承担休息的责任。

精白(jīng bái)的意思:形容文章或字句的内容精练而简洁。

略为(lüè wéi)的意思:稍微、稍为

诗书(shī shū)的意思:指文学艺术方面的知识和才能。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休德(xiū dé)的意思:指停止斗争,休养生息

在位(zài wèi)的意思:指某人在担任职务或地位上。

翻译
全部贡献智慧和忠诚承受恩德,政治上依靠诗书营造天下太平。
稍微推崇周朝的治国理念,像太颠和闳夭那样分散权力以保民生。
注释
尽:全部。
输:贡献。
精白:智慧和忠诚。
承:承受。
休德:恩德。
政:政治。
用:依靠。
诗书:诗经和尚书,指儒家经典。
造:营造。
太平:天下太平。
略为:稍微。
周家:周朝。
推:推崇。
在位:治国理念。
太颠:历史人物,象征明智分散权力。
闳夭:历史人物,商朝贤臣。
散:分散。
宜生:适宜民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所作的《蔡倅羔羊斋(其二)》。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政治状态的向往和对传统文化的尊崇。

“尽输精白承休德”,这里的“精白”指的是纯洁无瑕,常用来形容高洁的品德。“承休德”则意味着继承前人的美好德行。整句表达了诗人对先贤德性的追求和传承。

“政用诗书造太平”,此句突显出诗人对于通过诗书(即儒家经典)来达到政治上的大同之境的信念。“太平”是中国古代理想中的和谐盛世,意味着国家太平无事,人民安居乐业。

“略为周家推在位”,这里的“略为”意指简述或推崇,而“周家”通常指的是西周时期,以文王、武王为代表的礼仪之邦。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古代圣君贤相的景仰。

最后一句“太颠闳夭散宜生”,“太颠”、“闳夭”等字眼都有混沌、不明之意,“宜生”则意味着适合产生或发展。整句可理解为在混乱和未知中寻找生机与希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敬畏,以及对理想政治状态的美好憧憬。通过这些简练的笔触,朱翌展现了自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政治理想。

作者介绍
朱翌

朱翌
朝代:宋   号:潜山居士   籍贯:省事老   生辰:1097—1167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
猜你喜欢

赠吕叟

自得林中趣,萧然水石间。

过桥重听瀑,入寺乃寻山。

虽与群动接,不殊独坐閒。

年来勤穑事,晴雨颇相关。

(0)

新安夜泊

芳草绿如此,征涂尚未穷。

隔江商店火,近市酒旗风。

人语村村异,溪声处处同。

不须愁落魄,人世总飘蓬。

(0)

洛中感秋

红树邙山路,西风飒已惊。

东京有遗事,游客不胜情。

金谷铜驼地,周公召伯城。

二毛动秋兴,三十岂成名。

(0)

山中对酒作

昨日不悔今日迟,有酒且倒山中卮。

岩下采芳可卒岁,身外求名复几时。

世情悠悠持陇蜀,终局何曾喻难覆。

寸长尺短策无如,知雄守雌道常谷。

不须康庄泣路穷,不须凡鸟求梧桐。

若令贫贱能知足,相逢但唤是愚公。

(0)

雪景

我昔承恩使西夏,周道倭迟过泰华。

重冈复岭冬正深,貂帽狐裘策官马。

黄沙白草风飕飕,万玉飞舞长城头。

四围山岳若银铸,层冰冱尽黄河流。

黄河船胶不可渡,立马津头日惊暮。

天涯万里魂欲飞,手僵面坼将谁诉。

张灯呼得关门开,关吏爇火嘘寒灰。

同行革囊有沽酒,我性不饮空持杯。

却怀有友西湖上,茅堂此日成清赏。

梅花窗外吐清香,野蓛山肴酌新酿。

醉来卧隐乌皮几,日斜妻儿呼不起。

固知仕止有不同,故人之乐独如此。

我今乞归自九重,雪时亦对飞瑶空。

堆琼积玉感天泽,讴歌击壤祈年丰。

敲门忽云故人到,不似王猷空返棹。

手持山居对雪图,索我长歌写图妙。

细观取法高房山,逼真眼底畴能攀。

我呵冻笔题其间,芜辞似觉难同看。

(0)

送李南原邦伯二首·其二

璞玉藉雕琢,硎金赖镕铸。

居然失良工,宁免废弃惧。

秋江浩无梁,深山昼多雾。

欲从不可得,徘徊自朝暮。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卓文君 吉鸿昌 李嘉佑 沈雁冰 惠能 来鹄 唐温如 魏征 林佩环 刘子玄 刘昚虚 李季兰 赵徵明 仲子陵 陈慥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