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明月五更船》
《明月五更船》全文
明 / 郭之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桃华三月水,明月五更船。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

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

流莺枝上语,无端可怜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

流莺(liú yīng)的意思:形容声音悦耳动听。

绿林(lù lín)的意思:绿林指的是山林茂盛的地方,也用来比喻犯罪者躲藏的地方。在成语中,绿林常常与盗贼、强盗等词语连用,表示犯罪活动的地方。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桃华(táo huá)的意思:形容美好的景色或华丽的外表。

五更(wǔ gēng)的意思:指天亮前的最后一刻,也指深夜。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莺枝(yīng zhī)的意思:指美丽的花朵或嫩绿的枝条。

月水(yuè shuǐ)的意思:指月光下的水,比喻美好的景色或境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夜航图景。首句“桃华三月水”,以桃花盛开的三月与流动的河水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接着,“明月五更船”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一轮明月高悬,船只在月光下航行,画面静谧而祥和。

“迟缆丝晨照,衔山未忍还。”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船只在晨光中缓缓前行,似乎不舍得离开岸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之情。接下来,“近岸幽扉对,绿林闭晓烟。”描述了靠近岸边时,可以看到一扇幽静的门扉,旁边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晨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宁静。

最后,“流莺枝上语,无端出可怜。”以流莺(即黄莺)在枝头鸣叫,似乎在诉说着某种哀愁或美丽,给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诗意。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夜晚航行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和细腻感受。

作者介绍
郭之奇

郭之奇
朝代:明   字:仲常   号:菽子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生辰:1607年-1662年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猜你喜欢

学圃斋杂咏五首·其一

淅淅风生砌,沄沄水满塘。

藕根穿土阔,茭叶过人长。

(0)

冬夜

冬夜恰似夏日长,懊恼无睡难禁当。

走寻梅花作诗伴,放取明月照室床。

(0)

冰山行

玄冥之域穷阴乡,冰山屹立遥相望。

盘根下令厚地裂,上令旭日无精光。

雕琼镂玉千万状,阴机煜煜孰敢当。

冰蚕五色不补衮,冰柱百尺撑明堂。

大峰小峰亦旁出,争挟气势相轩昂。

公然列镇冲要地,或为推裂乌台纲。

东方苍龙爪欲堕,南方赤鸟口尽僵。

北方乌龟寒缩颈,于菟敛尾蹲西方。

独操巨柄凛难触,众人仰视心彷徨。

白水真人凝不流,桂薪粒玉吁可伤。

九州封豕食人肉,旌旗遍野尘沙黄。

金城汤池尽瓦砾,往往白骨堆秋霜。

新魂旧鬼相间哭,哭声落日连穹苍。

赤者为狐黑者乌,北风其凉雨雪雱。

凤凰高飞避矰缴,梧桐不复生朝阳。

天威凭凭上帝怒,赫日回照天中央。

冰山倾刻付流水,百丑显露那能藏。

乃知真龙合变化,捲舒雷电功微茫。

崔嵬巀嶭今安在,徒逞凶恶干天常。

昆崙自高太华峻,齐天作镇垂无疆。

君不见万岁山前春色里,红云紫雾朝东皇。

(0)

是夜蒙公相寄示三首因用韵以成·其三

淮北淮南两地情,藕花菱子月三更。

心同老鹤无多睡,听得东轩剪烛声。

(0)

邳州八景·其七鱼亭晚钓

亭前不改旧山河,落日垂纶感慨多。

客至已非金谷会,风来犹起晋时波。

珊瑚摧折遗蒲柳,锦帐荒凉长薜萝。

更莫临流奏长笛,渚花汀鸟奈愁何。

(0)

滁山道中杂题·其十一

下阪复登岗,前看道路长。

不知行几日,能得到淮阳。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齐己 宋庠 张雨 陈普 胡宿 李之仪 罗隐 倪岳 晁说之 顾炎武 杨维桢 王哲 孙原湘 俞樾 祁顺 萨都剌 祝允明 贯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