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秀溪》
《秀溪》全文
宋 / 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秀溪充塞重堪嗟,谁与通流且种花。

东里先生古意,欲分馀润散儒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充塞(chōng sè)的意思:指物体相互之间填满、堵塞,无法通行或进行其他动作。

东里(dōng lǐ)的意思:指东方的地方或地点。

古意(gǔ yì)的意思:指古代的意义、习俗或观念。

儒家(rú jiā)的意思:指儒家学派,即儒家思想、文化和学说。

散儒(sàn rú)的意思:指的是儒家学派中的一种散漫的风格或态度。

通流(tōng liú)的意思:指信息、能力等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传递。

先生(xiān shēng)的意思:先生一词可以指代男性,也可以指代受过教育、有地位的人。在古代,先生一词常常用来尊称有学问、有才干的人。

鉴赏

这首宋朝罗?所作的《秀溪》诗,以秀溪为题,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

“秀溪充塞重堪嗟”,开篇即以“秀溪”点题,通过“充塞”二字,形象地描绘出溪水因某种原因而堵塞的情景,引发读者的感慨。“重堪嗟”则表达了对这种景象的深切惋惜之情,为后续情感的铺垫。

“谁与通流且种花”,紧承上句,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通流”与“种花”。这里,“通流”意味着疏通堵塞,恢复秀溪的流动,象征着对困境的解决之道;“种花”则可能寓意着在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后,人们可以在此种植花卉,增添生活情趣,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的回归。这两者并举,既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也蕴含了对人文生活的向往。

“东里先生连古意,欲分馀润散儒家”,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东里先生”可能是指古代某位有识之士,其“连古意”表明了对传统智慧的继承与推崇;“欲分馀润散儒家”则表达了通过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将多余的恩泽(如秀溪的余润)传播到更广泛的领域,尤其是儒家文化中,使之惠及更多人。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也展现了其对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秀溪》诗通过对秀溪被阻塞后的景象描绘,以及对疏通与修复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追求,以及对社会文化发展的关切与期待。

作者介绍

罗?
朝代:宋

猜你喜欢

次韵中散兄及诸弟寄顾渚茶二首·其二

健步苍头捷若神,露芽三日到情亲。

轻瓯延喜凝珍玉,小硙邻虚堕细尘。

便好相招十日饮,莫教虚负一年春。

慇勤后讯当重饷,月六斋时供应真。

(0)

追贤院食已度岭历宋胡诸庵转山夜归

击缶那能似漆园,销魂来访小桑门。

仰冲云阵寻峰顶,细步泉流觅水源。

九里环观山向背,两舆归趁月黄昏。

春风不识愁人意,柳暗花明自逐村。

(0)

昌化紫霄阁次长老仲希赋

溪山佳处不须招,未到心旌每动摇。

渐喜田园挽陶令,敢将笔砚伏君苗。

黑云含雨迷江馆,白鸟冲烟映市桥。

回首海宁惊谪梦,挽舟犹记笏垂腰。

(0)

提宫工部兄携家见过辄成律诗二首上呈·其一

剥啄欣闻夜叩关,相迎一笑解愁颜。

枉帆虽落十人后,过饭今成五郡间。

自役其身惭鞍掌,无求于世羡萧閒。

何如赴陇从招隐,却遣幽丛问小山。

(0)

次韵何总管等慈寺诗二首·其二

古寺萧清汝水湄,寓公仍有庾征西。

机轮宛转春寒硙,浮线萦纡漾小溪。

入定僧閒多却扫,深春人去自成蹊。

一杯相属知何日,成事因须共到齐。

(0)

二月三日游风穴白云寺呈通判二首·其二

秀野班春过梵宫,贤僚况复肯相从。

风缘禦寇来幽穴,云为渊明出远峰。

柳色直将波共绿,花光疑与酒争浓。

一庵此境堪肥遁,寄语山灵幸见容。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曹义 梁鼎芬 符锡 李孙宸 张镃 陈琏 许及之 陈子升 徐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