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懒问花事,尚与梅相看。
苍然暮色至,只恐空吹残。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送昌甫至十里分韵得四首(其三)》中的一首,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场景和内心情感。
首句“老懒问花事”,以“老”字点明诗人年岁已高,加之“懒”字,形象地刻画出诗人对世事的淡漠态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接着“问花事”则引出了对自然界的关注,似乎在询问春去秋来、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
“尚与梅相看”一句,将诗人的目光聚焦于梅花之上,梅花在冬季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和高洁的品质。诗人与梅花相对,不仅是在欣赏自然之美,更是在借梅花自喻,表达自己虽年老体衰但仍保持高洁品格的决心。
“苍然暮色至”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的景象,苍茫的暮色给人一种时间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暗示着与友人分别的伤感与不舍。
最后一句“只恐空吹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与担忧。这里的“空吹残”既指风可能吹落残花,也比喻友人离开后,自己可能会感到更加孤寂和失落。这一句情感深沉,充满了离别的哀愁,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