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行已三里,村落半摛扉。
只鸟时依树,孤萤不上衣。
不上(bù shàng)的意思:不上表示不达到或不上升到某种程度或水平。
村落(cūn luò)的意思:指农村的聚居地,也用来形容偏僻、落后的地方。
高人(gāo rén)的意思:指在某个领域或技能上有很高造诣的人。
橹声(lǔ shēng)的意思:橹声指的是划船时橹桨拍打水面发出的声音,比喻行动或言语声势浩大,引起轰动。
人影(rén yǐng)的意思:人的身影或形象
上衣(shàng yī)的意思:上衣指的是穿在身体上半部分的衣物,通常是指外套、上衣等。
水星(shuǐ xīng)的意思:形容两个事物或两个人之间非常不和谐,无法相容的关系。
宿鹭(sù lù)的意思:宿鹭是指鹭鸟在夜晚栖息的地方,比喻人在某个地方长时间停留或久居。
星星(xīng xīng)的意思:小小的火苗也能引发大火势。形容事物发展初期虽然微弱,但具有无限的潜力。
星火(xīng huǒ)的意思:指微小而强烈的火焰,比喻微小的力量可以引起巨大的影响。
这首清代王采薇的《九月十四日舟由丹徒夜半与薇隐乘月登岸行三里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诗人深夜乘船抵达岸边,沿着乡间小路步行三里,沿途的景致生动展现:
"幽行已三里",诗人独自或与薇隐同行,道路幽深,行进了相当一段距离;
"村落半摛扉",村庄在月光下半掩着门扉,透露出宁静的氛围;
"只鸟时依树",偶尔有孤独的鸟儿栖息在树梢,增添了寂静中的生命气息;
"孤萤不上衣",萤火虫虽孤单,但并未靠近诗人,更显夜晚的清凉;
"月高人影小",月光皎洁,人的影子显得格外纤细;
"潮定橹声稀",海潮退去,划船的声音稀疏,更显夜晚的静谧;
"沿水星星火",远处星星点点的灯火,可能是渔家或村舍的灯光;
"归惊宿鹭飞",诗人行进的脚步惊动了栖息的白鹭,它们纷纷飞起,为画面增添动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月夜乡村的静美与神秘,以及诗人与友人深夜漫步的独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