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中吟》
《梦中吟》全文
宋 / 张方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神归自何处,记此梦中吟。

道为无心合,人因省语深。

窗灯寒影薄,庭月晓光沈。

悟境泡幻,迷情妄古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梦中(mèng zhōng)的意思:指在梦中,不真实的情景或境况。

泡幻(pào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真实。

悟境(wù jìng)的意思:指领悟到某种境界或理念,达到一种高度的境界。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晓光(xiǎo guāng)的意思:指黎明时分的光亮,比喻新的一天的开始或新时代的到来。

鉴赏

这首诗《梦中吟》由宋代诗人张方平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梦境与现实、悟境与迷情之间的深刻对比与思考。

首联“神归自何处,记此梦中吟”,开篇便以疑问句式引出主题,神灵的归宿何处?诗人记下了这梦境中的吟唱,引人深思。接着,“道为无心合,人因省语深”两句,进一步阐述了道与人的关系,道是无心的,而人在省悟话语时能深入理解其深层含义。这里巧妙地将道家哲学融入诗歌之中,体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深刻洞察。

“窗灯寒影薄,庭月晓光沈”描绘了一幅夜晚景象,窗户上的灯光映照着寒冷的影子,显得格外轻薄;庭院中的月亮在拂晓时分,光线渐渐沉寂。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宁静的氛围,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宇宙自然的感悟。

尾联“悟境真泡幻,迷情妄古今”总结全诗主旨,悟到的境界如同泡沫般虚幻,而陷入迷惑的情感则贯穿古今。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即人生的追求与体验往往如梦幻泡影,难以持久,而情感的迷惘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整体而言,《梦中吟》通过对梦境与现实、悟境与迷情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深刻思考,语言含蓄而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张方平
朝代:宋

(1007—1091)应天宋城人,字安道,号乐全居士。仁宗景祐元年举茂才异等科,复中贤良方正科。历知昆山县,通判睦州。西夏入犯,上平戎十策。历知谏院,论建甚多,主与西夏讲和。累进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改三司使。出知数州府。英宗治平中召拜翰林学士承旨。神宗即位,拜参知政事,反对任用王安石,极论新法之害。以太子少师致仕。既告老,而论事益切,于用兵、起狱尤反复言之。卒谥文定。有《乐全集》。
猜你喜欢

次韵金汉臣见雪闻雁二首·其一

山城酒薄客愁浓,卧厌秋霖万事慵。

九月十月忽飞雪,北人南人俱笑容。

(0)

杂书五首·其二

卜世周家谓过之,从来历数亦难知。

岂期河洛亡三翮,不比房心续续微。

(0)

记正月二十五日西湖之游十五首·其十一

千山斫入亚夫营,佳墅名园怕近城。

赖是白公资佛力,小留苍翠作秋声。

(0)

大衍易吟四十首·其二

太极元无极,先天异后天。

今人不识此,读易岂其然。

(0)

杂咏十首·其七

蚕茧每利人,蛛网偏害物。

利害夐不同,其间仅丝忽。

(0)

赠日新禅师

嶕峣祝融峰,䆗窱懒瓒岩。

师也西南人,尝居彼巉巉。

十年不下山,烟云烂衣衫。

借问尔何为,法味见愈馋。

妄萌将轧然,即以慧刃芟。

既久辟门户,不须更封缄。

龙神护水瓶,鬼物扶经函。

叠足坐苍石,放身依古杉。

一日望剑门,归心瞥如帆。

过我画戟前,清晨投短衔。

欣然揖师坐,未语已不凡。

再勘自不破,谁敢分酸咸。

大朴本无痕,巧者强削劖。

师如捉龟拂,定不空喃喃。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