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明妃引》全文
- 注释
- 周:指周朝。
莘女:美女的名字,此处泛指美女。
亡:灭亡。
纣:商朝末代君主。
越:古代南方诸侯国。
献:进献。
西施:著名的美女,被越王送给吴王。
竟:最终。
吴:古代中原诸侯国。
马上琵琶:典故,形容战败者的悲凉情景。
徒:白白地。
恨:遗憾。
强汉:强大的汉朝。
弱:削弱。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 翻译
- 周国寻找美女莘女最终导致商纣灭亡,
越国进献美女西施竟使吴国走向衰败。
-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读明妃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倾诉。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这两句通过古代两个著名女子的故事来映衬历史的兴衰。莘女是西周时期的一个美女,被用作诱惑敌国君主的手段,而西施则是春秋时期吴国用以迷惑越王,最终导致吴国灭亡的事例。诗人通过这两个故事,表达了对女性被用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悲哀,也隐含了对权谋和战争的批评。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这里,“马上琵琶”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行军途中的凄凉氛围。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历史反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即便是强大的汉朝,也曾因为内部分裂和外部侵扰而变得脆弱,如同匈奴这般一度被视为敌对的民族最终也成为了威胁。琵琶手自恨,可能暗指历史人物对于自己无法改变历史进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战争和女性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沉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杨山人韫华四章·其二
众气方致荣,斯人独憔悴。
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矢心甘牖居,默尔古欢佩。
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
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