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明妃引》
《读明妃引》全文
宋 / 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马上(mǎ shàng)的意思:立即、立刻

琵琶(pí pá)的意思:指琵琶这个乐器,也用来比喻事物相对应的关系。

西施(xī shī)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动人。

匈奴(xiōng nú)的意思:指野蛮、残暴的人或势力。

周求(zhōu qiú)的意思:周密地寻求、仔细地追求

注释
周:指周朝。
莘女:美女的名字,此处泛指美女。
亡:灭亡。
纣:商朝末代君主。
越:古代南方诸侯国。
献:进献。
西施:著名的美女,被越王送给吴王。
竟:最终。
吴:古代中原诸侯国。
马上琵琶:典故,形容战败者的悲凉情景。
徒:白白地。
恨:遗憾。
强汉:强大的汉朝。
弱:削弱。
匈奴: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翻译
周国寻找美女莘女最终导致商纣灭亡,
越国进献美女西施竟使吴国走向衰败。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于石所作,名为《读明妃引》。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和情感倾诉。

"周求莘女终亡纣,越献西施竟灭吴。"

这两句通过古代两个著名女子的故事来映衬历史的兴衰。莘女是西周时期的一个美女,被用作诱惑敌国君主的手段,而西施则是春秋时期吴国用以迷惑越王,最终导致吴国灭亡的事例。诗人通过这两个故事,表达了对女性被用来达到政治目的的悲哀,也隐含了对权谋和战争的批评。

"马上琵琶徒自恨,不思强汉弱匈奴。"

这里,“马上琵琶”形象生动,传递出一种行军途中的凄凉氛围。诗人表达的是一种历史反思——在过去的战争中,即便是强大的汉朝,也曾因为内部分裂和外部侵扰而变得脆弱,如同匈奴这般一度被视为敌对的民族最终也成为了威胁。琵琶手自恨,可能暗指历史人物对于自己无法改变历史进程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展示了作者对于权力、战争和女性命运等主题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于历史教训的沉思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作者介绍
于石

于石
朝代:宋

元间婺州兰溪人,字介翁,号紫岩,更号两溪。貌古气刚,喜诙谐,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一意于诗。豪宕激发,气骨苍劲,望而知其为山林旷士。有《紫岩集》。
猜你喜欢

近闻十六章·其十三

闻说淮徐阻恶澜,南归漕艘渡黄难。

调防地已空兵卫,肆悍人愁起衅端。

奉命未妨乘势撤,相时颇见积心殚。

西风到峡无惊鸟,或仗天庥底奠安。

(0)

薄霰

薄霰洒洒如散尘,拥裘晓步寒江漘。

群林黯惨生古色,独鹗凌厉无倦神。

人心静与俟时化,天倪力欲回阳春。

且谋浅醉借暄意,瓮醪虽浊聊逡巡。

(0)

南辕杂诗一百八章·其六十一

聚客在荒邮,月色照庭白。

各有乡心生,凄凄致寂寂。

北来心向南,南来心向北。

浩浩清虚中,愁心乱无极。

北行间南行,今夕复明夕。

何时各还里,照为好颜色。

(0)

赠杨山人韫华四章·其二

众气方致荣,斯人独憔悴。

力抱天柱孤,难砥大河溃。

矢心甘牖居,默尔古欢佩。

目摄变谲云,已穷造化态。

娟影资自怜,于世眇何赖?

差幸黄鸟声,与春慰私爱。

咄嗟蝇蚁微,亦此大圜戴。

奈何走壁风,不及江水快。

(0)

秋夜二章·其二

忆昨揽朋辈,置酒临大江。

青山接天色,日黑云头黄。

风林扫低叶,孤鸟飞自昂。

东南接天海,隐隐见故乡。

狂歌振吴市,飞梦不可航。

得乐且为乐,勉尽天涯觞。

(0)

陆㙨过寓斋谈次示丙申见怀五律四章依韵奉答·其一

一撒尘驹辔,关门守谷神。

须知千载上,尽有不传人。

定月高辉满,虚天旦气真。

莫凭桃李艳,狼藉锦江春。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华允诚 曾公亮 胡深 徐俨夫 李元纮 石涛 高斌 刘安世 蒋瑎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