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四》
《颂古七十六首·其四十四》全文
宋 / 释士圭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睦州只爱锥头利,这僧不见头方

直饶转得百千藏,这般供养寻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千(bǎi qiā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数目繁多。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供养(gōng yǎng)的意思:供养指提供生活、食物、财物等物质上的供给,养育和抚养。

头方(tóu fāng)的意思:指头脑聪明、机智敏捷。

寻常(xún cháng)的意思:寻常指平凡普通、常见的事物或情况。

这般(zhè bān)的意思:

◎ 这般 zhèbān
(1) [such]∶如此,这样
这般仔细的一个人
(2) [like this]∶像这个样子

直饶(zhí ráo)的意思:形容言辞直率,毫不拐弯抹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士圭所作的《颂古七十六首》中的第四十四首。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俗价值观的批判和对佛教修行的理解。"睦州只爱锥头利",暗指当地人们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像锥子一样尖锐而短视。"这僧不见凿头方",则比喻这位僧人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动,坚守内心的正直和修行的本分,不追求表面的财富积累。

"直饶转得百千藏",即使能积累巨大的财富,但诗人认为这种世俗的供养方式在修行中并无特殊意义。"这般供养也寻常",表达了对简单朴素生活的崇尚,真正的修行不在外在的供养,而在内心的觉悟和精神的提升。

整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比喻,揭示了佛教中超越物质追求,注重内在修炼的思想。

作者介绍

释士圭
朝代:宋

释士圭(一○八三~一一四六),号竹庵,俗姓史,成都(今属四川)人。十三岁求为僧,初依成都大慈寺宗雅,后南游谒诸尊宿,师龙门佛眼清远。徽宗政和末,出世和州天宁寺。高宗绍兴间奉诏开山雁荡能仁。十五年(一一四五),住温州龙翔寺。十六年卒,年六十四。为南岳下十五世,龙门佛眼清远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六、《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士圭诗,据《续古尊宿语要》、《嘉泰普灯录》等书所录,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和李公择题相国寺坏壁山水歌

苍山本自千万丈,怪尔断落盈尺中。

枯松挂崖正矫矫,白云出谷方溶溶。

忆昨高秋十日雨,百川涌溢腾蛟龙。

丹青坏劫不可驻,金碧拂地俱成空。

人间流落万馀一,掇拾补缀几无从。

当时画手合众妙,得此诚是第一工。

松阴行人何草草,秃帻小盖马色骢。

长涂未竟不得息,啸歌正尔来悲风。

巨灵擘华疏黄河,夸娥移山开汉东。

海波芥子互出没,大雄游戏神与通。

我今与君未尝觉,指视壁画将无同。

新诗飘飘脱俗格,得閒会复来从容。

(0)

暑行·其一

憩马道傍舍,解衣仍伫立。

四檐庇阴凉,萧萧风气入。

虽云茅茨陋,枕簟亦自给。

已胜鞍马间,筋力苦倦急。

田野归去来,馀年犹可及。

(0)

筑室种树

筑室非我乡,种树非我庐。

未尝三年淹,劳力岂不虚。

远嘉叔孙子,去故情若初。

此意人不知,嗟哉贤大夫。

(0)

君子行

君子贵自然,不为时俗观。

升车不广欬,即席不变颜。

疾驱不駷辔,高张不急弹。

尘埃视流俗,中立何可干。

颜生处陋巷,求仁得所安。

箪食一瓢饮,孔圣推其贤。

(0)

柏庐赏予闲吟绝句谓可作画更杂占数章索之·其三

鸦巢著树枯条密,蚁垒依墙夜雪封。

暂起推窗纳朝日,槎枒犹讶对苍龙。

(0)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无从者不及赴依韵和呈·其一

真率由来无次第,经旬踰月不为稀。

蓝舆但恨无人举,坐想纷纷醉落晖。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