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间岂有历,祇见四时春。
《翠樾堂》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翠 樾 堂 宋 /杨 蟠 野 鸟 久 不 去 ,清 风 长 近 人 。山 间 岂 有 厉 ,只 见 办 时 春 。
- 翻译
- 野鸟长时间没有离开,清风总是亲近着人们。
在这山间难道有什么记录,只看到四季如春的景象。
- 注释
- 野鸟:指在野外自由飞翔的鸟儿。
去:离开。
清风:凉爽的风。
近人:接近人们,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岂有:哪里有,表示疑问。
历:经历,记载。
祇:只。
四时:四季。
春:春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和谐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野鸟久不去,清风长近人"表明在这个环境中,连野生动物都愿意停留不去,这里的空气清新,感觉到的是自然之风轻拂过人的面庞,给人以亲切感。"山间岂有历,祇见四时春"则是诗人通过对山间景象的观察,感叹这里似乎没有时间的痕迹,只看到四季如春,这里不仅指自然美景,也寓意着一种超脱尘世、达到心灵净化的境界。
诗中用词简洁而富有意境,每个字都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的赞美。"野鸟久不去"中的"久"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同时也强调了野鸟留恋之情;"清风长近人"中的"长"字,则是对清风持续吹拂的描绘,暗示着一种持久而温柔的自然力量。"山间岂有历"一句则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在大自然中消失的惊叹;"祇见四时春"中的"祇"字,增添了一种神秘感,仿佛这里是另一个不受外界干扰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对野鸟和清风、山间景象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领悟,以及对一种超脱世俗纷扰、与大自然合一的心灵境界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九月廿五日值余初度诸友以诗酒见寿于舟中赋五言长律一首以谢云
老去逢初度,?知在客边。清欢当此日,嘉会胜常年。
古鼎名香爇,高台绛烛然。
仙庖能具馔,官舫盛张筵。
新果登槃美,佳肴入箸鲜。
庆行承綵帕,寿祝荷华篇。
北斗长生外,南山烂醉前。
交情何郑重,礼貌极周旋。
一府官僚盛,千秋国主贤。
愿同金石志,永以保贞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