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岩开一室,香穟细氛氲。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题 惠 昌 上 人 唐 /张 祜 半 岩 开 一 室 ,香 穟 细 氛 氲 。石 上 漱 秋 水 ,月 中 行 夏 云 。律 持 僧 讲 疏 ,经 诵 梵 书 文 。好 是 风 廊 下 ,遥 遥 挂 褐 裙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梵书(fàn shū)的意思:指极为高深、晦涩难懂的书籍或文献。
氛氲(fēn yūn)的意思:指空气中弥漫的浓厚气味或烟雾等,形容气氛浓郁。
风廊(fēng láng)的意思:指风吹得非常猛烈的地方。
好是(hǎo shì)的意思:形容事物非常好,十分理想。
秋水(qiū shuǐ)的意思:形容水面清澈透明,如秋天的水。
僧讲(sēng jiǎng)的意思:指僧人讲经说法,也用来形容人言谈庄重、深入浅出。
书文(shū wén)的意思:指文章、书籍等文字的内容。
遥遥(yáo yáo)的意思:非常远。
月中(yuè zhōng)的意思:指月亮处于中央位置,也可指月份的中间时期。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注释
- 半岩:半山腰。
室:小室。
香穟:香气。
氛氲:升腾的烟雾。
石上:在石头上。
漱:清洗。
秋水:秋天的泉水。
月:月光。
夏云:夏日的云朵。
律:戒律。
僧讲疏:主持僧侣讲解。
经:佛经。
梵书文:梵文经典。
风廊:风廊下。
遥遥:远远地。
挂褐裙:挂着僧袍。
- 翻译
- 在半山腰开辟了一间小室,香气袅袅升腾。
僧人在石头上清洗秋天的泉水,月光下漫步夏日云朵之间。
遵循戒律主持僧侣讲解佛经,诵读梵文经典。
最妙的是在风廊下,远远地挂着僧袍。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高僧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超脱之感。"半岩开一室"表明这座房子是开辟在山腰的一处洞穴中,只有一个房间,给人以简朴而独立的感觉。而"香穟细氛氲"则用来形容环境中的清新与神秘,似乎能够闻到空气中弥漫着的淡淡香气。
"石上漱秋水"、"月中行夏云"两句,则描绘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他们在秋天的岩石上洗涤身体,在夏夜的明月下漫步,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接下来的"律持僧讲疏,经诵梵书文"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研习与尊崇,他们遵循着佛教的戒律,聆听僧侣讲解深奥的佛学论著,同时也在诵读梵文经典,这些都是他们日常修行的一部分。
最后,"好是风廊下,遥遥挂褐裙"一句,通过对风中的廊桥和远处飘扬的褐色僧衣的描写,增添了一份闲适与悠然自得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僧人的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意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其三
服力徇穑事,矻矻望有秋。
凌晨荷锄出,日入且未休。
中夜看星辰,旱潦切所忧。
西成告丰岁,珠玑满田畴。
饱食幸可期,喜色欲盈眸。
宁知霜雪早,零落不得收。
荒畦委滞穗,槿篱挂空篝。
斜阳照白发,短褐还饭牛。
天命固如此,汲汲复何求。
兵后大醉陶与权宅丙申九日也
酒到愁肠味颇醇,花因白发更精神。
儿童休笑灯前舞,老子今存死后身。
何处江湖为乐土,谁家门户有闲人?
多情独有陶征士,醉过清秋不厌频。
赋得绿珠
于越山水秀,自古有名娃。
绿珠虽后来,声名天下夸。
明珠动盈斛,轻绡亦论车。
众人不能得,独向石崇家。
名园临紫陌,高楼隐丹霞。
文犀饰窗槛,白玉缀檐牙。
为乐未及终,奇祸忽来加。
厚意何可忘,微命何足多。
委身泥沙际,终令后世嗟。
殷女曾灭国,周褒亦乱华。
古人已如此,今人将奈何。
犹胜中郎女,清泪湿悲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