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归山寄贾石葵年丈四首·其三》
《归山寄贾石葵年丈四首·其三》全文
明 / 于慎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瑕丘南去路漫漫月满山窗梦易残。

君在沧浪秋色里,同心谁伴采芳兰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沧浪(cāng láng)的意思:指江河水流的浩渺之势,也用来形容岁月的变迁和世事的变化。

芳兰(fāng lán)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品质。

漫漫(màn màn)的意思:长时间或长距离的、漫长的、无尽的

秋色(qiū sè)的意思:指秋天的景色,也表示人生的晚年。

去路(qù lù)的意思:指前途或出路被堵塞,无法继续前进。

同心(tóng xīn)的意思:指心思、意志、目标等完全一致,团结一心。

月满(yuè mǎn)的意思:指月亮圆满的状态,比喻事物达到顶点或极盛的状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归隐山林的情境。首句“瑕丘南去路漫漫”以“路漫漫”三个字,形象地展现了归隐之路的遥远与艰辛,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接着,“月满山窗梦易残”一句,通过满月映照山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梦境的短暂易逝。

“君在沧浪秋色里”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了一片辽阔的秋水之上,仿佛置身于诗人所描述的清幽环境中,感受着秋天特有的凉爽与宁静。这里的“君”,既可理解为诗人自己,也可能是他心中的理想或某种精神寄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纯净生活的追求。

最后一句“同心谁伴采芳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兰花象征高洁与美好,诗人在这里表达的是,即使在如此美好的自然环境中,也渴望有知音相伴,共同欣赏和珍惜这份难得的宁静与美好。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归隐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充满了哲理性和情感深度。

作者介绍

于慎行
朝代:明   字:可远   籍贯:明山东东阿   生辰:1545—1607

(1545—1607)明山东东阿人,字可远,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猜你喜欢

咏竹.风

满庭修竹动秋风,掠地无痕一径通。

影弄绿窗金琐碎,声归宝瑟玉玲珑。

流云不碍湘妃佩,隔水还疑蔡女桐。

曲罢岂知鸾鹤在,翠霞飞去玉台空。

(0)

小重山

谁向晴窗伴素馨。兰芽初秀发,紫檀心。

国香幽艳最情深。歌白雪,祗少一张琴。

新月冷光侵。醉时花近眼,莫频斟。

薛涛笺上楚妃吟。空凝睇,归去梦中寻。

(0)

论语绝句·其五十四

闻达要之不必分,只缘闻处未尝闻。

子张若解闻中达,夫子何由尚尔云。

(0)

三年

三年宦牒托东侯,旌荡危心斛贮愁。

一命鸿毛徒许国,单身萤火若惊秋。

(0)

缘识·其三十五

患脚法师不解走,少年心尽爱花柳。

争知道味却无言,时得茶香全胜酒。

(0)

逍遥咏·其一

道妙怀真纪异常,人间天上若存亡。

潜机物类多中觑,纳取虚无定久长。

碧落遨游归洞府,黄金不买自馨香。

参同契合诸经说,精魄夺来烂紫光。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方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