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山相赞》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艰辛的生活经历。"半夜逾城,六年栖雪",诗人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僧人在深夜翻越城墙,六年里过着与世隔绝、风餐露宿的生活,忍受着饥饿和严寒的折磨。"饿得眼花,冻得骨折",生动地刻画了他困苦不堪的状态,甚至到了视力模糊、骨骼冻伤的地步。
然而,当这位僧人走投无路、生活技能已尽时,他决定离开山林,这可能是为了寻求帮助或寻找新的生存机会。"死伎穷时走出山",这里的"死伎"可能暗指他的生存手段已经耗尽。最后,他回到人间,儿孙们看到他时却不知实情,"儿孙开眼被渠瞒",表达了诗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变迁的微妙讽刺。
整首诗通过僧人的遭遇,展现了生活的艰难与人性的复杂,同时也寓含了对出世与入世、生死与生存的深刻思考。释绍昙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人,其诗歌往往富有哲理,这首《出山相赞》也不例外。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午坐
轻风度松籁,庭閒午更寂。
倦鸟贪熟眠,幽草何历历。
新莺忽一啭,宛若江上笛。
翩翩叶间蛾,尽日何所觅。
时物自生长,吾性亦顺适。
临池玩清寒,倚竹聆浙沥。
谁言牡丹丛,不道芦与荻。
真意苟自全,圭璧同瓦砾。
悲哉处士心,色动于尺檄。
曾念公子臣,牵若执羁靮。
奇功随物化,荣名今安觌。
所以大圣徒,无为以为绩。
轩冕岂不华,一喜生众惕。
卓尔巢由存,千载欲目击。
纪梦
夙昔梦飞腾,中年羽翼短。
有时暂凌霄,意愿每不满。
内省知志衰,前行任涂坦。
如何今宵梦,复似奇与诞。
伟然登庙堂,受诏亦不缓。
还提三尺法,往雪九秋旱。
所恨事未竟,游刃中肯窾。
一回幽谷春,更为尘国浣。
虽非无梦徒,犹胜但酣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