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其七》
《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其七》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

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

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

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沟壑(gōu hè)的意思:形容差距悬殊或分歧极大。

孤生(gū shēng)的意思:指父母双亡或无亲无故的人。

空有(kōng yǒu)的意思:拥有表面上的名义或权利,但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实力或能力。

难忘(nán wàng)的意思:难以忘记的,令人深刻记住的。

生质(shēng zhì)的意思:生质是指生物体的组成物质,包括生物体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

先茔(xiān yíng)的意思:指先人的坟墓。也用来比喻先辈的事迹或成就。

渊冰(yuān bīng)的意思:比喻事物的本质或根源已经完全冰冷,没有一丝活力。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名为《于两大人冢旁作予生圹书示儿辈(其七)》。诗中以自述的方式,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慨与对后人的教诲。

首联“未丧孤生质,犹存半死身”,诗人以“未丧孤生质”表达自己虽已年迈,但内心仍保持着对生命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犹存半死身”则暗示了身体的衰弱,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现实。

颔联“桐焦空有尾,松老欲无鳞”,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比作“桐焦”和“松老”,前者虽有枝干,却已枯焦,后者虽曾茂盛,岁月流逝后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更暗喻了人生的衰老与不可避免的终结。

颈联“沟壑难忘日,渊冰易坠人”,“沟壑难忘日”意味着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诗人也无法忘记曾经经历的艰难困苦和生活的不易。“渊冰易坠人”则形象地描绘了人生如深渊之冰,一不小心就会坠入困境,强调了人生的脆弱和世事的无常。

尾联“先茔欣得祔,免作道旁尘”,表达了诗人对于死后能够安葬在祖坟旁的愿望,希望自己的灵魂能够得到安息,而不是成为路边的尘埃,失去归宿。这既是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也是对后人的一种寄托,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先人的遗志,让家族得以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衰老、死亡以及家族传承的深刻思考,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后人的期许,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黄茅滩

群山夹江流,其形如囊橐。

缅想太古前,神功劳斧削。

直下塞坤维,高空插冥漠。

崩浪屡洄漩,层峦迭参错。

罨画象楼台,岧峣类城郭。

翠含青黛光,白者为粉垩。

沿回路已穷,侧转忽开拓。

烟际见渔舟,遥遥一秋箨。

涉险却恬嬉,胜赏反惊愕。

浑似逢异书,披览得约略。

行行止三舍,樵爨倚山脚。

方音闻鹧鸪,暝色下猱玃。

汹汹怒涛哀,凫凫山泉弱。

兴来抽短毫,庶几慰飘泊。

(0)

李恒岳妻兄自蔚来访喜而赠之

握手东庄一载余,劳君远过旅人居。

晚年难得同心侣,夜话如看太古书。

顾我廉名承义重,于今言路报恩疏。

祇应早晚归休去,莫累高贤更拮据。

(0)

和纪伯紫

钟山醉老太平春,自与云霞道气亲。

三代尚存惟我辈,百年独步见斯人。

久居深巷绝华毂,耻向侯门吐锦茵。

高隐从来思济世,殷勤属我作良臣。

(0)

山行追旧游

千尺崖间挂古松,泉声无恙答山钟。

游人指引松间路,踏破苍云数十重。

(0)

寄赠维扬萧灵曦

墙东避世卧江村,隐几翛然对酒樽。

邗上荷衣今散客,兰陵华胄旧王孙。

烟云自绕沧洲笔,车辙多停薜荔门。

为写蕉林惊绝技,安能把臂与同论。

(0)

秋日偶成·其一

幽燕东北古营州,乱碛惊沙起客愁。

万里关山重出塞,一天风雨漫登楼。

吟诗每共哀箫咽,伴老空怜短剑留。

昨上荒原醉萸菊,萧森满目故园秋。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