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其五》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当垆(dāng lú)的意思:指在公共场合或众人面前发表言论或表演等活动。

到处(dào chù)的意思:四处,各个地方

芳草(fāng cǎo)的意思:指美好的事物或人物。

解佩(jiě pèi)的意思:解开束缚,摆脱困境

酒家(jiǔ jiā)的意思:指酒店或酒楼,也可指酒馆或酒坊。

脉脉(mò mò)的意思:形容目光柔和而深情。

裙腰(qún yāo)的意思:指女子裙子的腰部,比喻亲近权贵或依附势力。

西湖(xī hú)的意思:西湖是中国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座著名湖泊,因其美丽的风景而被称为“人间天堂”。西湖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或令人心醉的环境。

烟浦(yān pǔ)的意思:指迷雾弥漫的水域,也比喻事情朦胧不清、难以辨别。

盈盈(yíng yíng)的意思:形容充满或溢出的样子

注释
春:春天。
入:进入。
西湖:杭州西湖。
到处:各处。
花:花朵。
裙腰:形容草如女子的细腰。
芳草:香草,这里指青草。
抱:环绕。
山斜:山脚斜伸。
盈盈:仪态美好的样子。
解佩:解下佩饰,古代女子常用以表达情感。
临:靠近。
烟浦:雾气笼罩的水边。
脉脉:含情脉脉,形容眼神温柔而深情。
当垆:古代女子在酒店卖酒或调酒。
傍:旁边。
酒家:酒店。
翻译
春天来临,西湖处处花开,
芳草如女子的细腰,环绕着山脚斜伸。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属于《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的第五首。全诗通过描绘春日西湖之美景,以花草山川之间的情意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受。

"春入西湖到处花"一句直接把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画面,西湖四周花开得正盛。紧接着"裙腰芳草抱山斜"则是从细部描写转向广阔景观,通过“裙腰”这个形象来表现出草地在山脚下蜿蜒曲折的动态美。

第三句"盈盈解佩临烟浦"中的“盈盈”二字用以形容水波轻柔的样子,配合“解佩”一词,更显得湖面如同玉带般光滑。"临烟浦"则是指诗人站在湖边,眼前是一片迷雾缭绕的美景。

最后一句"脉脉当垆傍酒家"中的“脉脉”形容水流细腻而有节奏感,“当垆”即在堤岸旁,而“傍酒家”则暗示了诗人或许是在湖边的某个酒肆中赏景饮酒,享受着这份宁静与美好。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清新,是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折射出苏轼本人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蒲萄二首为同寅陈吉夫题·其二

汉使曾持此种归,柔条萦结万珠玑。

寻常百果俱风靡,谁道凉州换酒痴。

(0)

吉守顾天锡乃兄会于吉贰守柳邦用以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一联为题送之余亦赋十绝以见意·其一

难弟难兄喜合并,一门清白两专城。

功名端不饶王霸,萧散何曾让管宁。

(0)

题张东海庆云庄壁

东海先生费宠招,庆云庄上酒千瓢。

饮馀落日才分手,醉倚扁舟趁晚潮。

(0)

娄侍御召游茶山寺

秋日游山寺,风烟入眼嘉。

主人罗绮席,野衲献茶瓜。

凫鸟联骢马,庭莎间菊花。

登临有馀兴,归路不嫌赊。

(0)

九日遣怀

西江客六载,奔走声利场。

不知令节至,无乃案牍忙。

老妻淩晨起,谓我是重阳。

呼婢具酒食,几宴列高堂。

儿女幸团栾,劝饮数十觞。

虽无白衣来,五斗足徜徉。

今年气候迟,九月未肃霜。

篱菊尚无花,庭柑犹未黄。

试看长逝者,此酒不得尝。

安可不作乐,况近桑榆光。

放情不惜醉,载咏蟋蟀章。

饮酒和靖节,题糕叹刘郎。

遣兴即捉笔,短述焉能长。

好乐但如此,良士戒无荒。

(0)

己巳避寇将适羊城舟抵桂华兵阻未达用李嘉祐京口旅泊诗首句发引率成十首·其四

移家避寇逐行舟,野水无情处处流。

人世几回伤往事,愁心一倍长离忧。

山中夜度空江水,石室烟涵古桂秋。

惆怅此时频送目,蓼花凄冷露花浮。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吴理堂 邹弢 孙梁 洪昇 郭麐 冯云山 高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