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
《将赴京师留题孙处士山居二首·其一》全文
- 注释
- 草堂:诗人居住的地方。
西郭:城的西部郊区。
敬亭开:敬亭山在眼前展开。
枕腻:枕头湿润。
海云起:像海上的云雾升起。
簟凉:竹席清凉。
山雨来:暗示山雨将至。
高歌:大声歌唱。
地肺:大地的心脏,比喻深厚的情感。
天台:浙江的名山,象征远方。
相如志:司马相如的志向,这里可能指追求卓越或归隐之心。
驷马回:驾着四匹马拉的车回家,象征荣归故里。
- 翻译
- 草堂靠近城西的郊外,远远对着敬亭山展开视野。
枕头湿漉漉的,像是海上的云气蒸腾,竹席凉意透心,仿佛山雨即将来临。
高声歌唱,思绪飘向大地的肺腑,远方的诗篇唤起我对天台山的回忆。
应该学习司马相如的志向,最终期待着乘坐驷马车返回故乡。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在草堂附近与友人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草堂近西郭,遥对敬亭开"设置了诗歌的空间背景,草堂位于西郊,一望无际地对着敬亭,这种布局营造了一种开阔的氛围。
紧接着,"枕腻海云起,簟凉山雨来"两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烘托诗人的情感。"枕腻"即头枕着柔软之物,这里用以形容海云舒卷而起,给人一种悠闲自得的感觉。而"簟凉"则是说山风带来的凉意,"山雨来"预示了一场即将到来的山雨。这些自然景象,不仅美化了环境,也映射出了诗人的心境。
接着"高歌怀地肺,远赋忆天台"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和对高洁之物的向往。"高歌"指的是高声歌唱,而"怀地肺"则是说诗人在歌中怀念着自己的家乡;"远赋"即远行时所作的诗文,"忆天台"则是在远方思念那座美丽的天台山。
最后两句"应学相如志,终须驷马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游子相如那种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自我勉励,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归乡的渴望。"驷马"是古代战车上的四匹强壮马,这里用以形容诗人希望像驷马一样,能够坚定地回到自己的出发点。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故土以及个人志向的深刻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花心动.客中见梅寄暖香书院
风软寒轻,暗香飘、扑面无限清楚。
乍淡乍浓,应想前村,定是早梅初吐。
马儿行过坡儿下,危桥外、竹梢疏处。半斜露。
花花蕊蕊,灿然满树。一晌看花凝伫。
因念我西园,玉英真素。
最是系心,婉娩精神,伴得水云仙侣。
断肠没奈人千里,无计向、钗头频觑。泪如雨。
那堪又还日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