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足(bài zú)的意思:指战斗中敌人的脚步被打败,形容敌军溃败逃跑。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成败(chéng bài)的意思:成功和失败。
丁宁(dīng níng)的意思:形容人的性格沉静、安定,不轻易动摇。
斗鸡(dòu jī)的意思:指两只鸡相互斗,比喻争斗、竞争。
鉴戒(jiàn jiè)的意思:通过观察和吸取教训,提醒自己或他人警惕类似的错误。
经书(jīng shū)的意思:指经典书籍,也可指重要的教材或学术著作。
卷卷(juàn juàn)的意思:形容东西或事物卷曲、卷起来的样子。
缱绻(qiǎn quǎn)的意思:形容纠结、纷扰不断,没有尽头或解脱的状况。
如今(rú jīn)的意思:指现在,表示当前的时间或情况。
舐犊(shì dú)的意思:指母牛舔幼崽,比喻母亲对子女的深爱和呵护。
书卷(shū juà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籍的内容丰富、博大精深。
田业(tián yè)的意思:指农田的经营和农业的生产活动。
无补(wú bǔ)的意思:没有什么补益,无法弥补
乡闾(xiāng lǘ)的意思:指乡村之中的人民和官吏。
些些(xiē xiē)的意思:一点点、少许
须求(xū qiú)的意思:迫切需要,急需
养生(yǎng shēng)的意思:指保养身体,延年益寿的方法和理论。
有私(yǒu sī)的意思:指有私心、有个人私利。
渊明(yuān míng)的意思:渊博明智,学识深广。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苏葵所作的《立儿扶其母榇还乡作此以示四首》中的第三首。诗中通过对比杜甫对陶渊明的批评与自己对儿子的教育态度,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深刻思考。
首句“曾闻杜老诮渊明”,引用了杜甫对陶渊明的批评,暗示了传统教育中对隐逸生活的批判态度。接着,“白首如今未脱情”则表达了诗人自己虽已年老,但对子女的关爱之情并未减退,体现了深厚的父爱。
“舐犊有私偏缱绻”一句,运用了“舐犊情深”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父亲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和深厚情感。“斗鸡无补屡丁宁”则通过反面的例子,说明了在教育子女时,不应过分溺爱,而应适时引导,避免无益的行为。
“经书卷卷皆存诲”强调了经典教育的重要性,认为书籍中蕴含着对子女的教诲。“田业些些仅养生”则反映了对物质生活与精神教养的平衡追求,认为虽然物质生活简单,但精神的培养更为重要。
最后,“鉴戒不须求远事,乡闾成败足堪惩”总结了教育的实质,认为不必寻找遥远的事例作为警示,乡邻的成功与失败就足以成为教育的范本。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家庭教育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