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暮(bó mù)的意思:指傍晚时分,太阳快要落山,天色已经暗下来的时候。
炊烟(chuī yān)的意思:指农村中农民家中炊烟袅袅升起,意味着安居乐业,平静安宁的生活。
登台(dēng tái)的意思:指上台演出或发表演说。
露滴(lù dī)的意思:形容露水滴落的样子,比喻事物显露出来的迹象或征兆。
前路(qián lù)的意思:指未来的道路或前途。
山翠(shān cuì)的意思:形容山上的树木繁茂、郁郁葱葱。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松露(sōng lù)的意思:形容人或物重要而珍贵,难以得到或理解。
万井(wàn jǐng)的意思:形容房屋众多,楼宇林立。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云屯(yún tún)的意思:云屯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云彩聚集在一起,形成密集的云团。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吴兆的《新秋建安王半隐园应教二首(其二)》描绘了傍晚时分登高远眺的景象。"薄暮登台望"一句,展现了诗人选择在黄昏时刻登上高台,暗示着一天的疲惫和对新景色的期待。"西山翠满栏"则描绘了夕阳下西山的青翠之色,映衬着栏杆,显得宁静而富有诗意。
"湖云屯岸宿"进一步描绘了湖面上的云彩聚集在岸边,如同栖息一般,增添了画面的静态美。"松露滴衣寒"通过松露的意象,不仅写出环境的清冷,也寓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或清高。
"万井炊烟歇,千家市火残"两句,通过万家炊烟的消失和市井灯火的零星,描绘了夜晚降临后,城市生活的宁静与祥和。"笙歌引前路,花密出犹难"以笙歌为线索,暗示着前方可能有宴饮欢歌之地,但被繁花密布的道路所阻,增添了神秘与诱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秋时节半隐园的景色,既有自然景观的静谧,又融入了人间烟火气,展现出诗人对生活情趣的独特感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夕泛月
秋月最宜人,蟾光清朗如。
惟是间阴晴,往往藏夜珠。
今夕乃大霁,时哉不可孤。
碧天坦荡荡,谁能限边隅。
岂无众星罗,月在馀如无。
我时乘兰舟,徘徊泛御湖。
愁为宜旸消,兴因对月摅。
点笔亦成章,意与青莲殊。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