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波醒潜鱼,隔林隐宿鸟。
托好惬静因,澄观切清颢。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澹沲(dàn duò)的意思:指心境宁静、淡泊无欲的状态。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怀抱(huái bào)的意思:怀抱指抱在怀里,比喻对人或事物的关怀、照料。
卷舒(juǎn shū)的意思:卷曲和舒展,形容事物变化或状态的转折与调整。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秋魄(qiū pò)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形容秋天的美景。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宿鸟(sù niǎo)的意思:指待在一个地方不肯离去的人或者动物。
托好(tuō hǎo)的意思:指通过托人之手来解决问题或达到目的。
无明(wú míng)的意思:无明是佛教用语,意为无明状况或无知状态。
窈窕(yǎo tiǎo)的意思:形容女子身材修长、婀娜多姿。
玉壶(yù hú)的意思:指美酒。也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境地。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山中的宁静与美好。诗人以“何处无明月,明月山中好”开篇,点出月光洒满山林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接着,“春宵澹沲时,流光入怀抱”,描绘了春夜的宁静与月光的温柔,仿佛月光融入了诗人的怀抱,营造了一种温馨而祥和的氛围。
“云容自卷舒,山色增窈窕”两句,通过动态的云彩和静态的山色相互映衬,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变化之美。“印波醒潜鱼,隔林隐宿鸟”则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生动场景,鱼儿在水中被月光唤醒,鸟儿在树林间静静栖息,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生机勃勃。
“如挹玉壶寒,不输秋魄皓”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玉壶中的寒水,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同时暗示了月光的清澈与高洁。“托好惬静因,澄观切清颢”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宁静美好之景的喜爱与满足,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山中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喜爱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