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秋夜中独自拜月的情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纨扇已凉秋”,以纨扇(一种质地轻薄的扇子)的凉意象征秋天的到来,暗示着季节的更迭,同时也预示着女子青春岁月的流逝。纨扇在古代常作为女性的配饰,与她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已凉”不仅指天气的变化,也暗含了女子年华老去的无奈。
次句“红颜欲消歇”,直接点明了女子的青春即将逝去的主题。“红颜”在这里特指女子的美貌,而“欲消歇”则表达了对美好时光即将消失的深深忧虑和不舍。这一句通过对比鲜明的色彩变化,生动地展现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第三句“夜深下玉阶”,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夜晚场景。女子在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下了华丽的玉石台阶,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她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她内心的复杂情感。夜深人静,万物皆寂,这样的环境更增添了她内心世界的孤清与哀愁。
最后一句“独拜梧桐月”,是全诗情感的高潮。女子独自对着月光下的梧桐树祈祷或冥想,这一行为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梧桐树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而月光则代表着清冷与超脱。女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独处,既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命运的思考与祈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青春易逝的感伤,也有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情感丰富而深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陆浑南桃花汤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病中晨起即事寄场中往还
昨日离尘里,今朝懒已成。
岂能为久隐,更欲泥浮名。
虚牖晨光白,幽园晓气清。
戴沙寻水去,披雾入林行。
叠叶孤禽在,初阳半树明。
桑麻新雨润,芦荻古波声。
易向田家熟,元于世路生。
病多三径塞,吟苦四邻惊。
哭陈歙州
千秋万古葬平原,素业清风及子孙。
旅榇归程伤道路,举家行哭向田园。
空山寂寂开新垄,乔木苍苍掩旧门。
儒行公才竟何在,独怜棠树一枝存。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
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馀。
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
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
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
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
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
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
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
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
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
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
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
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
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
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
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
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
恩光未报荅,日月空居诸。
磊落尝许君,局促应笑予。
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和除夜作》【唐·白居易】君赋此诗夜,穷阴岁之馀。我和此诗日,微和春之初。老知颜状改,病觉肢体虚。头上毛发短,口中牙齿疏。一落老病界,难逃生死墟。况此促促世,与君多索居。君在浙江东,荣驾方伯舆。我在魏阙下,谬乘大夫车。妻孥常各饱,奴婢亦盈庐。唯是利人事,比君全不如。我统十郎官,君领百吏胥。我掌四曹局,君管十乡闾。君为父母君,大惠在资储。我为刀笔吏,小恶乃诛锄。君提七郡籍,我按三尺书。俱已佩金印,尝同趋玉除。外宠信非薄,中怀何不摅?恩光未报荅,日月空居诸。磊落尝许君,局促应笑予。所以自知分,欲先歌归欤。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6067c6700a0f3c0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