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海潮图》
《海潮图》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月明初满妙高台江上潮头夜半来。

恨不海门三日住,北风吹雨看崔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风(běi fēng)的意思:指寒冷的北风,比喻严寒的天气或环境。

潮头(cháo tóu)的意思:指潮水的最前头,也比喻时代潮流的最前沿或事物的最先进状态。

崔嵬(cuī wéi)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非常险峻。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江上(jiāng shàng)的意思:指在江河上,表示在江河之上或靠近江河的地方。

三日(sān rì)的意思:指短时间内,只有三天的时间。

上潮(shàng cháo)的意思:指趋势或潮流向上发展,形势向好的意思。

夜半(yè bàn)的意思:指夜晚的中间时刻,也引申为事情的最关键或最紧要的时刻。

月明(yuè míng)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照耀的夜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江边海潮涌动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首句“月明初满妙高台”以月光洒满高台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明亮的氛围,妙字不仅点出了台之雅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次句“江上潮头夜半来”,笔锋一转,将视线引向江面,夜半时分,潮水汹涌而来,展现出大自然力量的雄浑与壮观。

“恨不海门三日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的留恋之情,他遗憾不能在此停留三日,细细品味这海潮带来的震撼与美丽。最后一句“北风吹雨看崔嵬”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北风带来细雨,诗人选择在这样的天气中,继续欣赏海潮的壮观,甚至将海潮比作崔嵬(山峰),强调其高大与不凡,同时也体现了诗人面对自然奇观时的敬畏与赞叹。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情趣,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其七

滩声留客不容归,更尽西山一寸晖。

要看冰轮升紫磨,绕枝寒鹊自惊飞。

(0)

走笔再和凤凰山十韵酬良器解元兼呈文中宣德·其二

不甘蒿藋蔽流溪,混沌何妨一画眉。

若遣周回插杨柳,醴泉便是陆家池。

(0)

读史八首·其三陈蕃

阉尹流凶遍海隅,飞章露奏计诚疏。

黄门诏狱空忠鬼,天下何因遂扫除。

(0)

赠福胜院老僧有宣

诸方行尽已忘筌,宴坐归来水石边。

五叶承来真的嗣,七朝阅过到耆年。

鸾音衮衮閒犹振,鹤骨昂昂高更坚。

我特叩门来问道,投针相值恐前缘。

(0)

和少蕴石林谷草堂三首·其一

宠辱循环厌宦情,盖头茅屋手亲营。

清泉横道疑滋穴,翠袖围居似化城。

不拟身名炫俱泰,且图心迹遂双清。

半庵閒地如容我,便足徜徉了一生。

(0)

寄题海会晚实轩

素节清霜重,金苞照座隅。

根深容四老,品贵入三都。

骚客真宜友,侯封未易奴。

旧时书两庙,感事涕沾濡。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