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峰矜孤锐,喜以江自隔。
清潭涵曦紫,碧岫过云白。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的诗句。从字面上看,诗人通过对比鲜明的景象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情怀。
“遥松烟未销”,远处的松林中仍有残留的炊烟,这是对宁静生活的一种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紧接着,“近竹露犹滴”则展示了清晨或夜晚竹叶间滴落的露珠,营造了一种清凉且静谧的氛围。
“石峰矜孤锐”,突出了山峰的坚硬和独立,这里的“矜”字有骄傲之意,形象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雄伟。下文,“喜以江自隔”,则表达了诗人对与世俗隔绝的喜悦,这里“喜”字流露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清潭涵曦紫”,通过潭水中映射出紫色的光线,展现了山谷间的幽静与神秘。接着,“碧岫过云白”,则是对远处山峰在云雾缥缈中的洁白色彩的描写,增添了一份超凡脱俗之感。
最后两句“回瞻宿处堤,路转不可觅”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居住过的地方进行回望,但由于道路曲折而无法寻觅,传递出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无常观。这里,“宿处堤”指的是昔日的居所,而“路转不可觅”则隐含着时间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
总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细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山林的情怀和生活态度。
虾蟆虽水居,水特变形貌。
强号为蛙蛤,于实无所校。
虽然两股长,其奈脊皴疱。
跳踯虽云高,意不离泞淖。
鸣声相呼和,无理只取闹。
周公所不堪,洒灰垂典教。
我弃愁海滨,恒愿眠不觉。
叵堪朋类多,沸耳作惊爆。
端能败笙磬,仍工乱学校。
虽蒙句践礼,竟不闻报效。
大战元鼎年,孰强孰败桡。
居然当鼎味,岂不辱钓罩。
余初不下喉,近亦能稍稍。
常惧染蛮夷,失平生好乐。
而君复何为,甘食比豢豹。
猎较务同俗,全身斯为孝。
哀哉思虑深,未见许回棹。
规模背时利,文字觑天巧。
人皆馀酒肉,子独不得饱。
才春思已乱,始秋悲又搅。
朝餐动及午,夜讽恒至卯。
名声暂膻腥,肠肚镇煎煼。
古心虽自鞭,世路终难拗。
弱拒喜张臂,猛拿闲缩爪。
见倒谁肯扶,从嗔我须咬。
长安交游者,贫富各有徒。
亲朋相过时,亦各有以娱。
陋室有文史,高门有笙竽。
何能辨荣悴,且欲分贤愚。
千峰对古寺,何异到西林。
幽罄蝉声下,闲窗竹翠阴。
诗人谢客兴,法侣远公心。
寂寂炉烟里,香花欲暮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