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和 常 秀 才 寄 简 归 州 郑 使 君 借 猿 唐 /许 浑 谢 守 携 猿 东 路 长 ,袅 藤 穿 竹 似 潇 湘 。碧 山 初 暝 啸 秋 月 ,红 树 生 寒 啼 晓 霜 。陌 上 楚 人 皆 驻 马 ,里 中 巴 客 半 归 乡 。心 知 欲 借 南 游 侣 ,未 到 三 声 恐 断 肠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山(bì shān)的意思:碧山指的是山的颜色苍翠、绿意盎然。在成语中,碧山常常用来形容山色美丽、景色宜人。
东路(dōng lù)的意思:指东方的道路,也可指东方的人或事物。
断肠(duàn cháng)的意思:形容极度悲痛,心碎。
归乡(guī xiāng)的意思:指回到家乡或故乡。
红树(hóng shù)的意思:比喻人才出众,非常优秀。
里中(lǐ zhōng)的意思:指在两个或多个对立的事物之间找到一个中立、公正的立场或观点。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秋月(qiū yuè)的意思:指秋天的月亮,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三声(sān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高低起伏,有节奏感的阴平、阳平、上声。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谢守(xiè shǒu)的意思:指感谢守护或保护。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游侣(yóu lǚ)的意思:指游玩的伙伴或同伴。
驻马(zhù mǎ)的意思:指马匹停驻在某地,形容行军途中临时休息。
- 注释
- 谢守:指地方官。
携:带领。
猿:猿猴。
东路:东方的道路。
袅:弯曲、缠绕。
潇湘:泛指江南水乡。
碧山:青翠的山峦。
暝:傍晚。
啸:大声呼叫。
秋月:秋天的月亮。
红树:枫树或红叶树。
生寒:带来寒意。
啼晓霜:在早晨的霜中啼叫。
陌上:田野小路上。
楚人:指楚地的人。
皆:都。
驻马:停下马匹。
巴客:来自巴蜀的旅客。
半归乡:大半已经回家。
心知:心里明白。
欲借:想要寻找。
南游侣:向南的旅伴。
三声:三次呼唤。
恐:恐怕。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 翻译
- 谢守带领猿猴走过漫长的东路,藤蔓缠绕竹林如潇湘景色。
在初升暮色中的碧山中,他对着秋月啸叫,红树在寒冷的晨霜中啼鸣。
田野上的楚地人都停下马匹,村里的巴蜀旅客大半已经回乡。
他心中明白想找个同伴南下游玩,但还未等到第三声呼唤,恐怕已心痛欲断肠。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动人心魄的意境和情感。诗人通过对猿东路长、碧山初暝等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共同游历的渴望。
"谢守携猿东路长"一句,以猿作为陪伴,强调了诗人在这条道路上的孤独与漫长。"袅藤穿竹似潇湘"则用了生动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藤蔓缠绕竹子的景象,给人以幽深和静谧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碧山初暝啸秋月,红树生寒啼晓霜",分别描写了傍晚时分山林中的明月与清晨时分树木上的霜花。诗人通过月亮和霜花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也暗示了一种孤寂与寒冷之感。
"陌上楚人皆驻马,里中巴客半归乡"两句,则转换了环境,表现了诗人对于远方游子和旅人的关心。楚地的人们在外驻扎,而巴地的行人则半途而返,这反映出一种对故土的思念,以及旅途中的孤独感。
最后,"心知欲借南游侣,未到三声恐断肠"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南方美丽风光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这里的"三声"可能指的是某种信号或者是时间的概念,而"恐断肠"则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激动与不安。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美的景物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友情之重以及对远方美好风光的向往。它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丈埔为宋张丞相世杰夫人许氏大战元兵殉节处,旧有祠,废久矣,子惠署县为商复旧迹
灵旗半夜偃胡风,百丈埔前战血红。
异代双忠更张许,男儿千古逊英雄。
麻沙故乘讹遗迹,禾黍秋原失寝宫。
重表幽芳关庙貌,浮山南望夕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