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5日(农历三月廿八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偶成·其三》
《偶成·其三》全文
宋 / 韩淲   形式: 古风

逸此一寸心,养此七尺躯。

往则暑来,日居而月诸。

万古寥远百年须臾

仪秦纵横唐虞都俞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寸心(cùn xīn)的意思:指心思、用心、关心。

都俞(dōu yú)的意思:指人之间的感情亲密无间,关系密切。

寥远(liáo yuǎn)的意思:非常少,极其稀少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唐虞(táng y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两个伟大的王朝,唐朝和虞朝,也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朝代的兴盛和繁荣。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往则(wǎng zé)的意思:前往,走向;往事,过去的事情。

须臾(xū yú)的意思:极短的时间;片刻

仪秦(yí qín)的意思:指人们言辞恭敬,态度谦和,举止庄重,仪表端庄。

一寸(yī cùn)的意思:指极短的距离或极小的程度。

纵横(zòng héng)的意思:指能够在各种情况下灵活应对、自如行动的能力或者人物。

七尺躯(qī chǐ qū)的意思:指身材高大威武的人。

一寸心(yī cùn xīn)的意思:指心地狭小,没有同情心或慈悲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淲所作的《偶成(其三)》。诗中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首句“逸此一寸心,养此七尺躯”,诗人将心灵与身体的关系巧妙地比喻为一寸心与七尺躯,强调了精神与肉体的和谐统一。一寸心代表了内心的纯净与自由,七尺躯则是身体的实际存在。通过这一对比,诗人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内心世界的修养与成长。

接着,“寒往则暑来,日居而月诸”两句,运用自然界的季节更替和日月交替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寒暑更替,日月轮转,寓意着人生短暂而不可逆转的规律。诗人借此表达出对时间宝贵、生命有限的感慨。

“万古固寥远,百年乃须臾”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与生命的理解。万古长河中,人类的存在显得极其渺小,而百年的人生却仿佛瞬间即逝。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短暂的深切体会,以及对永恒与瞬间之间对比的思考。

最后,“仪秦徒纵横,唐虞祇都俞”两句,引用了历史上的两个时期——战国时期的秦国和上古时期的唐虞时代,分别代表了权力的争夺与和平共处。诗人通过对比,暗示了在权力与和平之间,真正的智慧在于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和谐,而非外在的争斗与征服。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当下社会的一种警醒。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生命哲理的描绘,以及对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诗的特色。

作者介绍
韩淲

韩淲
朝代:宋   字:仲止   号:涧泉   生辰:biāo)(1159—1224

韩淲(biāo)(1159—1224)南宋诗人。字仲止,一作子仲,号涧泉,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猜你喜欢

题竹·其一

谁将天上琅玕树,栽向连湾绿水湄。

岁晚江空鸾凤远,白云幽石自相宜。

(0)

谩兴三首·其三

荡荡白日光,照我窗前竹。

竹枝自潇洒,竹叶自鲜绿。

霜浓色不悴,生意如可掬。

植物有若斯,况乃昆山玉。

人生天地间,谅非形所局。

苟能遂直道,至乐恒自足。

(0)

华盖山

东风吹大河,河水为上涌。

缅思华盖君,巢云绝尘冗。

唫时月满轩,耕处云生陇。

何当命巾车,相从服铅汞。

(0)

寄汪育德斋·其五

公馀閒步楚江滨,何日归舟为问津。

千里有怀嗟远道,一官无补赖同寅。

岭云关树频年别,岸草汀花几度春。

料得故园桃共李,几枝烟雨映城闉。

(0)

次项公韵

补衮何曾效寸丝,望云空尔重怀思。

生来两事犹违愿,话别三秋又在期。

江海飘蓬无定迹,风霜落木可胜悲。

也知此去重来日,桃李春明万锦机。

(0)

烽火连天黑,旌旗照地红。

秋风破茅屋,愁杀杜陵翁。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