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何年涧底生,只今已与岭般平。
《道旁草木二首·其二》全文
- 注释
- 古树:指年代久远的大树。
涧底:山涧的底部。
只今:现在。
般平:一样高。
千梢万叶:形容树木众多,枝叶繁茂。
无重数:无法计算,极言其多。
分明:清晰可辨。
报雨声:通过叶子的摇动声预报下雨。
- 翻译
- 古老的树木在山涧底部何时生长起
如今它已经和山岭一样高耸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对古树和小溪、雨声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厚的情感。首句“古树何年涧底生”引出了整首诗的主体——一棵在山涧之中生长已久的古树,其“与岭般平”的境界,不仅表明了树龄的悠久,也映射出它与周遭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情形。
接着,“千梢万叶无重数,一一分明报雨声”则描绘了这棵古树枝繁叶茂,宛如天然之笔,在细雨中每一片叶子都清晰地传递着雨滴落下的声音。这种对自然界微小现象的捕捉和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观察力,更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生机勃勃之美的欣赏。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静谧、细腻的笔触,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登凤凰台台上有石甚奇前为陈光禄移去竟沉江中
李白游白下,曾为凤台吟。
凤去几千载,台名直至今。
我来登此台,秋色亦已深。
高台久荒凉,古木尚阴森。
但对骢马客,不闻彩凤音。
游览未终竟,斜日下高岑。
好雨从西来,凉气袭我襟。
台上有奇石,闻向江中沉。
利令石可移,恻焉感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