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知传干腹,公识到源头。
袖入榻前疏,筹深岭外忧。
慇勤参近事,字字比龟猷。
唇齿(chún chǐ)的意思:形容关系密切,相互依存的关系。
近事(jìn shì)的意思:
(1).浅鄙之事。《史记·乐毅列传》“献书以闻,唯君王之留意焉” 裴駰 集解引 晋 夏侯玄 曰:“﹝ 乐毅 ﹞不屑苟利,心无近事,不求小成,斯意兼天下者也。”
(2).近日之事,过去不久的事情。《汉书·陈汤传》:“﹝ 汤 ﹞近事之功,则高于 安远 、 长罗 。”《花月痕》第十四回:“﹝ 謖如 ﹞就将 荷生 近事讲了一回。” 鲁迅 《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的‘哭庙’,用近事来比例,和前年《新月》上的引据三民主义以自辩,并无不同。”
岭外(lǐng wài)的意思:指距离自己所在地较远的地方。
外忧(wài yōu)的意思:指外部的困难、危险或压力。
源头(yuá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直下(zhí xià)的意思:直接向下,形容某物或某人笔直地向下移动或下降。
这首诗是宋代林希逸所作的《挽潘守(其二)》。诗中以“广蜀为唇齿,双江直下舟”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四川与长江的关系,喻示着潘守在蜀地的重要性。接着,“人知传干腹,公识到源头”,表达了对潘守在政务上的深刻理解和贡献的认可。接下来的“袖入榻前疏,筹深岭外忧”,则展现了潘守勤于政务、心系国家的情怀。最后,“慇勤参近事,字字比龟猷”,赞扬了潘守对时事的敏锐洞察和处理问题的智慧,字字珠玑,如同龟策一般精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潘守生平事迹的简要回顾和高度评价,展现了其在政治、政务方面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潘守的深切怀念之情。
自别君来,日如三秋,夜如一年。
想小金山下,笙歌促席,横江楼上,乐府连篇。
世故相驱,欢情未已,遽尔归来祗自怜。
空回首,望南州城郭,烟水茫然。
思君便欲移迁。
更共泛西湖湖上船。
但杯中有酒,何分贤圣,心头无事,便是神仙。
鹤去多时,甚无一语,回到高沙烟雨边。
吾知矣,正挑灯和韵,笔势翩翩。
冰姿玉骨,东风著意换天真。
软红妆束全新。
好在调脂纤手,满脸试轻匀。
为洗妆来晚,便带微嗔。
香肌麝薰。
直羞煞海棠春。
不?
数*芳酒,谁慰黄昏。
只愁睡醒,悄不见惜花贤主人。
枝上雨、都是啼痕。
中年怕见离筵,恶怀易感欢难遇。
愁城百丈,旧时全仰,酒兵遮护。
不饮而今,如何禁得,欲行还住。
与元戎已别,弓刀小队,能为我、年来去。
一阵黄昏细雨。
正心头、万丝千绪。
几家灯火,烟迷湖水,风号堤树。
咫尺重﹂,故人千里,可能无句。
听谯楼,更鼓寒声历历,倚篷窗赋。
昨日送春,今日送君,难禁别离。
正桃花水满,远归江浙,楝花风起,轻出京师。
早把功名,置之身外,世上何愁可皱眉。
从今去,但求田问舍,此意谁知。
当年交友全稀。
试屈指诸君更有谁。
说郭髯磊落,犹居判府,许翁清健,已谢签司。
回首南关,怅然如梦,几度凭栏费所思。
烦传语,甚孤怀索莫,不寄新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