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非怒乙遂及甲,天意警圣不警凶。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十 六 日 会 灵 火 宋 /梅 尧 臣 章 圣 皇 帝 兴 三 宫 ,三 宫 鼎 峙 何 崇 崇 。天 圣 七 年 六 月 尾 ,玉 清 始 灾 坛 宇 空 。于 今 二 十 有 五 载 ,上 元 後 夜 星 轸 中 。乃 闻 会 灵 五 殿 火 ,丹 焰 彻 天 明 月 红 。千 楹 万 栋 一 夕 尽 ,赤 烟 奔 突 西 南 风 。先 时 二 日 车 驾 幸 ,为 民 祈 福 输 清 衷 。大 臣 骄 蹇 不 从 祀 ,岳 灵 不 歆 为 不 恭 。若 此 示 变 犹 影 响 ,宜 鉴 陛 下 无 惰 容 。神 非 怒 乙 遂 及 甲 ,天 意 警 圣 不 警 凶 。不 独 洪 水 累 尧 德 ,尧 仁 未 忍 流 驩 共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奔突(bēn tū)的意思:形容勇往直前,冲破障碍,迅猛前进。
陛下(bì xià)的意思:用于尊称皇帝或帝王。
不恭(bù gōng)的意思:不尊敬,不恭敬。
不独(bù dú)的意思:不仅仅,不只是
不从(bù cóng)的意思:不顺从、不听从、不遵守
彻天(chè tiān)的意思:指事物的影响力或程度极大,无法估量或穿透天际。
车驾(chē jià)的意思:指车辆和驾车的人。
崇崇(chóng chóng)的意思:极其尊崇、崇敬。
从祀(cóng sì)的意思:指旧时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是向权贵或富人行礼鞠躬以获取好处。
大臣(dà chén)的意思:指朝廷中的高级官员,也用来形容能力高强、才干出众的人。
鼎峙(dǐng zhì)的意思:形容两个或多个力量、地位、势力相互对立、平衡,互不相让。
惰容(duò róng)的意思:形容懒散无精打采的样子。
洪水(hóng shuǐ)的意思:指大规模的洪水,也用来比喻巨大的灾难或困难。
后夜(hòu yè)的意思:指深夜、夜晚的后半段时间。
皇帝(huáng dì)的意思:指一代人中最杰出、最受尊崇的人物。
骄蹇(jiāo jiǎn)的意思:形容人自负骄傲而行动困难或受阻。
六月(liù yuè)的意思:形容天气异常寒冷,与季节不符。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祈福(qí fú)的意思:祈求好运、福气或神灵保佑
日车(rì chē)的意思:指每天都有车驶过的繁忙道路,比喻人来人往,热闹繁忙。
若此(ruò cǐ)的意思:如此;这样
三宫(sān gōng)的意思:指皇帝的后宫,泛指宫廷内的女子。
上元(shàng yuán)的意思:指元宵节,也指元宵节时期。
圣皇(shèng huáng)的意思:指尊贵无比的君主或至高无上的统治者。
坛宇(tán yǔ)的意思:坛宇指的是宏伟的庙宇或宫殿,也可以用来形容宽敞辽阔的场所。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天圣(tiān shèng)的意思:指天命所归,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意义。
天明(tiān míng)的意思:指夜晚过去,天快要亮的时候。
西南(xī nán)的意思:指方向或位置在西南方向,也可引申为指西南地区。
先时(xiān shí)的意思:过去的时间;以前的时候
一夕(yī xī)的意思:一夜之间,形容事物发生得非常快。
影响(yǐng xiǎng)的意思:指某种力量或因素对人或事物产生的改变或作用。
玉清(yù qīng)的意思:指人的品质高尚清白,心地纯洁无暇。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元后(yuán hòu)的意思:指一个时代或某个事件之后的时期。
岳灵(yuè líng)的意思:指聪明智慧的人。
月尾(yuè wěi)的意思:指月亮接近月末时的状态或时间。
- 注释
- 兴:兴起, 建造。
鼎峙:三座宫殿并立。
崇崇:形容宫殿高大壮丽。
玉清:道教中的宫殿名。
车驾:皇帝的出行。
祈福:向上天或神灵请求赐福。
骄蹇:傲慢不顺从。
岳灵:指山岳之神。
惰容:懈怠的神色。
怒乙:对乙的愤怒。
警圣:警告圣君。
洪水:自然灾难。
累:考验。
流驩:共享欢乐。
- 翻译
- 章圣皇帝兴起三座宫殿,三宫巍峨壮观。
天圣七年六月底,玉清宫首先发生火灾,殿宇化为空无。
至今已二十五年,上元节后的夜晚,火星位于天顶中央。
接着听说会灵五殿起火,红色火焰直冲云霄,映照得明月也泛红。
一夜之间,千间万栋宫殿化为灰烬,黑烟向西南方向狂奔。
两天前,皇帝亲自驾临,为百姓祈福,倾尽诚心。
然而有些大臣傲慢不听祭祀,触怒了山岳之神,这是对大不敬。
这样的警示显示天意,陛下应以此为鉴,不可懈怠。
神并非只为甲发怒而惩罚乙,而是提醒圣君警惕而非忽视凶兆。
不只是洪水考验尧的德行,尧的仁慈也不愿让欢乐的人民受苦。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十六日会灵火》,主要描述了章圣皇帝在天圣七年六月尾,为了祈福百姓而举行祭祀活动时,玉清殿发生火灾的情景。诗人通过描绘火灾的壮观景象和灾后的反思,表达了对皇帝勤政和敬神态度的期待。
首句“章圣皇帝兴三宫,三宫鼎峙何崇崇”展现了皇家宫殿的宏伟壮观,随后以火灾的发生转折,强调了天意的警示。接下来,“千楹万栋一夕尽,赤烟奔突西南风”描绘了火灾的猛烈和破坏力,以及风向对火势的影响。
诗人提到两天前皇帝亲自驾临,祈福百姓,但大臣们未能尽职,导致祭祀不虔诚,从而引发火灾,这被视为天意的警告。最后两句“神非怒乙遂及甲,天意警圣不警凶”暗示神明并非随意降灾,而是对皇帝的不作为有所警示,希望他能以此为鉴,励精图治。
整首诗寓言深刻,借火灾之事,告诫君主要敬畏神明,体恤民情,体现了梅尧臣的儒家思想和对国家治理的关切。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赠欧子建三首·其一
行行日已迈,大运去者衰。
唯书不尽言,唯日不尽思。
俯仰一世间,能为几时姿。
独有不朽言,留为后代知。
先民区桢伯,时流景光仪。
之子振家声,大雅在于兹。
菉玉发灵辉,兰茝纷四驰。
王风何凋零,冥观得其师。
灿灿江河行,朗朗明星垂。斯文道未丧。
千秋以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