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栖频易处,水宿偶依岑。
隔墟烟似晓,近峡气先阴。
初月难离雾,疏灯稍著林。
莫数归鸦翼,徒惊倦客心。
初月(chū yuè)的意思:指刚出现的月亮,也比喻初次出现或初次经历的事物。
寒谷(hán gǔ)的意思:形容寒冷、荒凉的山谷,也比喻人的境遇困苦、孤寂。
倦客(juàn kè)的意思:指疲惫的旅客或客人。
客心(kè xīn)的意思:指客人的心思,也指对客人的关心和尊重。
山水(shān shuǐ)的意思:指自然风景,也用来形容艺术作品或人物的美丽和高尚。
水宿(shuǐ sù)的意思:在水中过夜,比喻暂时栖身或过夜。
墟烟(xū yān)的意思:墟烟指的是农村集市烟火冲天的繁华景象,也用来形容繁忙、热闹的场面。
逾远(yú yuǎn)的意思:超越远方。
渔樵(yú qiáo)的意思:渔樵是一个由两个词组成的成语,分别是“渔”和“樵”。渔指的是捕鱼,樵指的是伐木。渔樵的基本含义是指人们从事渔业和樵业的生活。
中音(zhōng yīn)的意思:指中间的声音,也可引申为和谐、平和的声音。
这首《舟晚》由明代诗人钟惺所作,描绘了夜晚行舟于江河之上的景象,充满了宁静与深远的意境。
首联“舟栖频易处,水宿偶依岑。”点明了舟行不定,夜晚停泊于山边的情景,既有漂泊感,又带有一丝偶然的安宁。
颔联“岸暝江逾远,天寒谷自深。”通过描写夜色中的江面和山谷,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寒冷,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颈联“隔墟烟似晓,近峡气先阴。”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清晨的烟雾与峡谷的阴气相对比,既展现了时间的转换,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尾联“初月难离雾,疏灯稍著林。”描绘了初升的月亮难以穿透浓雾,远处的灯火点缀在树林间,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渔樵昏后语,山水静中音。”以渔夫和樵夫的交谈声,以及山水间的自然声响,为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人文气息,同时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舟行晚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