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城道中作》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临 城 道 中 作 宋 /苏 轼 逐 客 何 人 著 眼 看 ,太 行 千 里 送 征 鞍 。未 应 愚 谷 能 留 柳 ,可 独 衡 山 解 识 韩 。
- 注释
- 逐客:被驱逐的人。
何人:谁。
著眼:注视。
太行:中国华北的山脉。
千里:极言路途遥远。
征鞍:远行的马鞍。
愚谷:形容山谷愚昧无知。
能留柳:能够留住柳树,象征挽留人才。
衡山:中国湖南省的名山。
解识:懂得识别。
韩:这里可能指的是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
- 翻译
- 是谁在送别时深情注视,太行山脉绵延千里,只为送别远行的马鞍。
这山谷中的愚公之智不足以挽留柳树,但衡山却懂得识别韩愈一样的人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名为《临城道中作》。从这四句诗来看,诗人正在旅途中,感慨万千。
“逐客何人著眼看”表达了诗人对过往行者关注的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孤独和无奈的情绪。这一句已隐含着一种深切的离别之情。
“太行千里送征鞍”则描绘出诗人在漫长的旅途中,亲自送别人的壮观。这里的“太行”,指的是太行山脉,而“征鞍”,则是战争或远行时所使用的马鞍。这句话展示了诗人对友情和离别深沉的情感。
“未应愚谷能留柳”这一句中,诗人自比为“愚谷”,而将自己不能像柳树一样永恒地留在一个地方进行抒发。柳树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朋友间的不离不弃,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流离生涯的无奈。
“可独衡山解识韩”这句则透露出了诗人内心对于理解和认同的渴望。这里的“衡山”,指的是中国古代四大名山之一,位于湖南、江西交界处。而“解识韩”则是指能够理解和认识到像韩愈这样的伟大人物。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文学乃至精神上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现出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抒发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认同的渴望。通过这四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苏轼深邃的情感和他那宽广而深远的心胸。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谢张朝用送沙梨
黄图张公有佳实,大谷离离赤如日。
含消何用汉园苏,海内一株世稀得。
摘来寄我一百枚,悚然受之畅胸臆。
燕寝凝香清坐馀,剖试细啖甜如蜜。
席珍信是百果宗,宁数可交崧舫栗。
梁侯稀柿誇罕论,安期瓜枣称神物。
我今获此胜道游,浪道南方有三尺。
长歌寄谢情无穷,何日洛亭纪君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