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翰 林 张 司 马 南 海 勒 碑 唐 /杜 甫 冠 冕 通 南 极 ,文 章 落 上 台 。诏 从 三 殿 去 ,碑 到 百 蛮 开 。野 馆 浓 花 发 ,春 帆 细 雨 来 。不 知 沧 海 上 ,天 遣 几 时 回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蛮(bǎi mán)的意思:形容数量众多,种类繁杂的人或事物。
沧海(cāng hǎi)的意思:比喻时间的变迁和世事的更迭。
冠冕(guān miǎ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最高荣耀,比喻地位最高或最完美。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南极(nán jí)的意思:极其寒冷的地方,比喻极度寒冷的环境或极端的困难境地。
三殿(sān diàn)的意思:指古代宫廷中的三座殿堂,也用来比喻地位高峻、声望显赫的人。
上台(shàng tái)的意思:登上舞台或讲台,开始表演或演讲。
天遣(tiān qiǎn)的意思:指上天派遣或安排的事情,表示命运或天意不可违背。
文章(wén zhā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或写作杰作。
细雨(xì yǔ)的意思:细小的雨点
野馆(yě guǎn)的意思:指在野外临时搭建的旅馆,也用来比喻环境简陋、条件艰苦的住所。
- 翻译
- 皇冠直通到南极,诗文如同落下殿堂。
皇帝的命令从三殿出发,石碑流传到各个蛮荒之地。
野外的馆舍花开繁盛,春雨中扬帆而来。
我不知在苍茫大海之上,上天安排何时能返回。
- 鉴赏
诗中“冠冕通南极,文章落上台”两句,描绘了翰林学士的地位尊贵,其文学成就高登上苍。"诏从三殿去,碑到百蛮开"则表明翰林学士受命于皇帝,在朝堂之上书写圣旨或文章,并将其刻碑传播,使文化与学问广泛流布。
接下来的“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两句,画出了送别时的景象:在郊外的馆舍里,花朵竞相开放,而春日的细雨及船帆的缓缓行进,都为送别增添了几分愁绪。
最后,“不知沧海上,天遣几时回”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人通过这两句传达出一种深沉的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也有对未来不可知的忧虑。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描写生动,充分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心境及文学才华。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