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侯 三 郎 中 唐 /白 居 易 老 爱 东 都 好 寄 身 ,足 泉 多 竹 少 埃 尘 。年 丰 最 喜 唯 贫 客 ,秋 冷 先 知 是 瘦 人 。幸 有 琴 书 堪 作 伴 ,苦 无 田 宅 可 为 邻 。洛 中 纵 未 长 居 得 ,且 与 苏 田 游 过 春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埃尘(āi chén)的意思:指微小的尘埃,也用来形容非常微小、微不足道的事物。
东都(dōng dōu)的意思:东都是指古代中国的首都,也可指现代中国的北京。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繁华昌盛,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
寄身(jì shēn)的意思:把自己的身体寄托在别人身上,借助他人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年丰(nián fēng)的意思:年年丰收,年景丰盛,形容农作物或收入丰富。
贫客(pín kè)的意思:指在他人家中寄居或乞讨以度日的人。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瘦人(shòu rén)的意思:指身体瘦小的人。
田宅(tián zhái)的意思:田宅是指田地和住宅,代表着农村的生活和乡土文化。
田游(tián yóu)的意思:指在田间地头游玩,不务正业。
先知(xiān zhī)的意思:指能够预知未来的人。
幸有(xìng yǒu)的意思:幸运地拥有
作伴(zuò bàn)的意思:一起行动或者陪伴在一起
- 注释
- 老爱:深深喜爱。
东都:指唐朝的东都洛阳。
寄身:安身,居住。
足:充足,这里指多。
泉:泉水。
埃尘:比喻世俗的烦恼。
年丰:年成好,丰收。
贫客:贫穷的人。
瘦人:这里指身体瘦弱的人,也暗指生活困苦的人。
幸有:幸好有。
琴书:琴和书,代表文人的精神寄托。
苦无:苦于没有。
田宅:田地和住宅。
为邻:成为邻居。
洛中:洛阳之中。
长居得:能够长久居住。
苏田:诗人的朋友的名字。
游过春:一起游玩度过春天。
- 翻译
- 我深深喜爱东都的美好,这里有清泉、修竹,少有尘世的纷扰。
丰收之年最欢喜的是贫寒之客,秋意渐凉时最先感受到的是瘦弱之人。
幸好有琴书可以陪伴我,只是苦于没有田宅能与邻居共享。
虽然在洛阳长久居住的愿望未能实现,但暂且与朋友苏田一起度过这个春天吧。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了诗人对简单、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老爱东都好寄身,足泉多竹少埃尘"一句中,“东都”指的是洛阳,这里有丰富的泉水和众多的竹林,却没有尘世的纷扰,是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居住之地。"年丰最喜唯贫客,秋冷先知是瘦人"表明在丰收的年份,诗人最喜欢的是那些清贫的旅客;到了秋天,气候转凉,体弱的人就会首先感受到,这里暗示了诗人的同情心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
接着,"幸有琴书堪作伴,苦无田宅可为邻"一句中,"琴书"是诗人精神上的伴侣,但在物质上却没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可以作为依靠,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现实中的困境。最后,"洛中纵未长居得,且与苏田游过春"则表达了诗人虽然还没能长期住在洛阳,但仍然能够和朋友(苏田)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这里的“游过春”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追求一种简朴、自在的人生态度。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秋宵吟
鲤鱼沈,雁迹渺。似我离情深窈。
衣襟染、剩泪染征尘,至今难扫。倚斜曛,送远燎。
万翼投林归鸟。乡园在念,旧日吾庐,翠筠空老。
性本宜秋,但渐觉、风云气少。
暮年词赋,倦客京华,此意向谁道。残堞依江表。
杖策频来,时序换了。
怕明朝、眺尽天涯,霜叶微脱路更杳。
清夜游
梅梢月冻。看一行、帘波窣影。罗浮梦初醒。
喜朱箔半开,画阑同凭。
栖禽惊起乱枝底,鸣声交应。
幽情领略春宵,此时无言暗倾听。谁信。
羁单万感,纵绮思能消,珠泪犹凝。
江近高楼,寒潮助凄哽。潮回有据人难定。
留岁华相等。只无柰、花到开繁,东风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