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七》
《乌鲁木齐杂诗之典制·其七》全文
清 / 纪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戍楼四面高峰,半扼荒途半扼冲。

惟有南风雪后,许教移帐残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残冬(cán dōng)的意思:指冬季即将过去,但寒冷的天气仍然存在。

高峰(gāo fēng)的意思:高峰指的是山峰的顶端,也引申为事物的巅峰或顶点。

南风(nán fēng)的意思:指暖和的风。比喻和煦的春风,也用来形容人的柔和温暖的态度。

山南(shān nán)的意思:形容距离遥远,相隔极远。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四面(sì miàn)的意思:指四个方向,表示周围无处可逃或四面受敌的困境。

惟有(wéi yǒu)的意思:只有,仅有

移帐(yí zhàng)的意思:转移账目或责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乌鲁木齐边塞之地的壮丽景色与独特氛围。首句“戍楼四面列高峰”,以“戍楼”点明地点为边疆,四面环列的“高峰”则展现了边塞的雄伟与险峻。次句“半扼荒途半扼冲”,形象地描述了边塞道路的险恶与繁忙,一半是荒凉的道路,一半则是要冲之地,暗示着边疆的军事战略重要性。

第三句“惟有山南风雪后”,转折笔触,将视线转向山南,描绘了风雪过后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最后一句“许教移帐度残冬”,则表达了在如此恶劣环境下,人们依然能够适应并生活下去的决心和智慧,展现出边疆人民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不仅展现了边疆的独特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情怀,体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作者介绍
纪昀

纪昀
朝代:清   字:晓岚   籍贯:道号观弈道   生辰:1724年6月-- 1805年2月

纪昀(1724.7.26-1805.3.14),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献县(今河北沧州市)人。清代政治家、文学家,乾隆年间官员。历官左都御史,兵部、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管国子监事致仕,曾任《四库全书》总纂修官。纪昀学宗汉儒,博览群书,工诗及骈文,尤长于考证训诂。任官50余年,年轻时才华横溢、血气方刚,晚年的内心世界却日益封闭。其《阅微草堂笔记》正是这一心境的产物。
猜你喜欢

赠吴郡诸居士

终南径甚捷,结茆邻帝乡。

朝为谷口翁,暮为省中郎。

先生独何事,寄傲临沧浪。

才高世莫染,德薰名自香。

青黄分谁数,膏火竟堪伤。

游心圣贤域,脱身忧患场。

世路虽龃龉,天衢自腾骧。

扪虱竟谁见,卧龙兴何长。

借居仲奄里,未升公德堂。

十年逐流摈,千里坐相忘。

颓龄或可借,辟谷岂无方。

终期继青莲,摇笔颂紫阳。

(0)

汲惠山泉烹日铸·其二

瓦瓶挹注溢微澜,仙掌两分瑞露漙。

自候燎炉烹日铸,杜陵肺渴耐甘寒。

(0)

元日即事四首·其三

憧憧行李不曾休,消遣年华古渡头。

得似青衿专挟册,浪随黄帽熟操舟。

归装趁得椒花颂,洗盏连呼柏叶浮。

容易一年春又换,赏心可欠七年酬。

(0)

贺侍郎·其一

松竹青青耐岁寒,长随初度喜相看。

操同一节冰霜劲,身直三朝柱石安。

顾问正资持从橐,佚闲坚乞领祠官。

扶危筋力知尤健,肯向风涛袖手观。

(0)

罗汉石

吾闻大幻师,种种示方便。

虽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琅,乃有罗汉面。

殷勤作礼相,形质皆可辨。

初观顶相殊,次观双足现。

僧袍如轻绡,风举势转旋。

得非方广尊,影落此石片。

千年磨不尽,若坚金百炼。

我来一瞻敬,赞叹未曾见。

摩挲谛玩久,欲去反留恋。

叮咛善守护,尊者俱神变。

会当清夜阑,神光照金殿。

(0)

赠画山水陈兄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吴激 拾得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