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册府(cè fǔ)的意思:指多种书籍的集合,也指丰富的知识和文化。
痴妄(chī wàng)的意思:
亦作“痴妄”。犹言痴心妄想。 清 袁枚 《新齐谐·风流具》:“汝竟想吃天鹅肉耶,何痴妄乃尔。” 茅盾 《速写二》:“那是痴妄的,然而同时也是圣洁的,虔诚的。”
大计(dà jì)的意思:指重要的计划或决策。
当璧(dāng bì)的意思:指担当重要职责或任务,比喻承担重要使命或责任。
叨陪(tāo péi)的意思:指客人在离开时客气地告别。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狐赵(hú zhào)的意思:指狐狸和赵国的人,比喻心机深沉、狡猾狡诈的人。
空劳(kōng láo)的意思:徒劳无益,白白浪费力气。
岂敢(qǐ gǎn)的意思:表示谦虚、恭敬之意,用于表达自己不敢或不敢奢望的意思。
探符(tàn fú)的意思:探寻、寻找线索或证据。
贪天(tān tiān)的意思:贪婪不足,贪得无厌
休祥(xiū xiáng)的意思:指不好的预兆消失,吉祥的征兆出现。
倚楹(yǐ yíng)的意思:指倚靠在柱子旁边,形容人懒散、无所事事。
浴日(yù rì)的意思:指阳光普照的日子,比喻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康富裕的景象。
灼然(zhuó rán)的意思:形容光亮明亮、耀眼的样子。
- 翻译
- 回忆起当年有幸在朝廷秘府中为官,曾在华丽的宝座前陈述宏图大计。
探索符瑞的痴心妄想只是徒劳,而璧玉带来的吉祥已经显而易见。
手持印玺辅佐君王,如同沐浴在阳光下的真实,女儿怎敢妄想超越本分。
狐狸和赵氏都因权势而贪婪,但不像之推那样选择隐退的贤者。
- 注释
- 昔:过去。
叨陪:有幸参与。
册府:朝廷秘府。
璪琉:华丽的宝座。
符:符瑞。
痴妄:痴心妄想。
空劳:徒劳无功。
璧:璧玉。
休祥:吉祥。
灼然:明显。
奉玺:手持印玺。
相真:辅佐君王。
浴日:沐浴阳光。
倚楹:倚靠柱子(比喻地位)。
女:女儿。
贪天:超越本分。
狐赵:狐狸和赵氏(比喻权贵)。
酿赏:贪婪权势。
之推:古代隐士之推。
隐去:隐退。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耄志十首·其五》。通过对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
"忆昔叨陪册府仙" 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与同僚共事时光的怀念,"册府仙" 指的是官员,这里的"叨陪"意味着一起出席重要仪式或讨论国家大计。作者通过这句话,展现了一种对往昔岁月和曾经的职责的怀旧情绪。
接着是"曾陈大计璪琉前",这里的"大计"指的是国家的大事,"璪琉"则是古代用来装饰或作为信物的玉器。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曾经参与过重要决策和国家大计的自豪。
"探符痴妄空劳矣,当璧休祥已灼然" 这两句,则流露出了一种对过去努力工作的反思和无奈。"探符"可能是指寻找吉凶之符,表明诗人曾经在迷信中寻求安慰,但这种行为最终被自己认为是"痴妄空劳",即愚蠢而没有成果的努力。而"当璧休祥已灼然"则显示了现在对于过去的平静接受和心态的调整,可能是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的淡定。
在"奉玺相真曾浴日"一句中,"奉玺"意味着受命于天子,"相真"指的是辅佐君主的高级官员,而"曾浴日"则是比喻,用太阳来代表帝王的威仪。这里诗人强调了自己曾经接受过皇帝的重托,表达了一种对职责和使命的认真态度。
紧接着的"倚楹女岂敢贪天"则是用古代神话故事中的女娲补天来比喻,"倚楹"指的是依靠门框,这里可能指的是守护国门或职责。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强调了自己不敢有丝毫的贪婪和越轨行为。
最后两句是"分明狐赵俱酿赏,不似之推隐去贤"。这里"分明"意味着公正无私,而"狐赵"则指的是古代两个以狡猾而著称的奸臣——狐假鼻和赵高。"俱酿赏"意指对待所有人都一样,不偏不倚。而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的理念,即他不同于那些推崇隐逸之士的人,认为贤能之人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
总体来看,这首诗反映出刘克庄作为一个官员对国家大事和个人职责的深刻认识,以及对自己的历史角色和使命的自我审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情怀,是作者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于鳞尝为四怀诗寔首余世贞焉其次四寄某某子甲也乃世贞则亦首于鳞馀三人同之寄倍之矣风雨如晦飞龙乖隔每一讽咏泪下绠縻然又有私慰焉于鳞故已挂冠垂当得会耳寄以言托也是不必数子见之·其三怀子相
越王山拥七闽秋,天入东南大海收。
雨后虹霓看不见,何人截取钓鳌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