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东林寺》
《东林寺》全文
清 / 陈寿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下马绿杨外,钟声落野亭

云来九江白,山入六朝青。

莲界谁开社,松枝罢讲经

惟留虎溪水,搅梦到禅扃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扃(chán jiōng)的意思:指高官显贵追求享乐、沉湎于荣华富贵而不思进取,不顾国家民族的利益和社会的发展。

虎溪(hǔ xī)的意思:指勇猛的虎。比喻人勇猛有力,气概威武。

讲经(jiǎng jīng)的意思:指以讲解经书、经文为职责或爱好。

莲界(lián jiè)的意思:指佛教中的极乐世界,也用来比喻非常美好的境地。

六朝(liù cháo)的意思:指南朝、东晋、南朝宋、南齐、梁、陈六个朝代的合称。

溪水(xī shuǐ)的意思:指小溪流水,比喻事物的起初或基础。

下马(xià mǎ)的意思:从马上下来,表示停下行动或放弃权力。

野亭(yě tíng)的意思:指在野外或乡村建筑的小亭子,比喻不受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

云来(yún lái)的意思:指事情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寿祺的《东林寺》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下马绿杨外”,以马蹄声在绿杨掩映中戛然而止,暗示了诗人抵达寺庙的宁静氛围。接下来,“钟声落野亭”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悠扬的钟声回荡在野外的小亭,增添了寺庙的庄重感。

颔联“云来九江白,山入六朝青”运用了色彩和空间的对比,描绘了云雾缭绕下的江面泛白,而古老的山峦则呈现出青翠的颜色,展现出历史与自然的交融。诗人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六朝)与眼前的景色相结合,寓含深远的历史感慨。

颈联“莲界谁开社,松枝罢讲经”描绘了寺庙内的生活,莲花盛开的池塘可能是僧侣们修行之地,而松枝则是僧人讲经的象征,此刻却显得静寂,仿佛讲经活动已暂停,更显出禅修的寂静与深沉。

尾联“惟留虎溪水,搅梦到禅扃”以虎溪的流水作为纽带,将现实与梦境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禅境的向往和禅心的触动。"禅扃"即禅房,诗人梦中也被虎溪之水引领,回到了这宁静的禅修世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林寺的自然风光和禅修氛围,展现了诗人对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深深向往。

作者介绍
陈寿祺

陈寿祺
朝代:清

陈寿祺(1771—1834),清代儒学家。字恭甫、介祥、苇仁,号左海、梅修,晚号隐屏山人,福建侯官(今福州)人。嘉庆四年进士,十四年充会试同考官,父母殁后不出仕,主讲鳌峰、清源书院多年,有《左海全集》。
猜你喜欢

断酒

因论沈湎觉前非,便碎金罍与羽卮。

采茗早驰三蜀使,看花甘负五侯期。

窗间近火刘伶传,坐右新铭管仲辞。

此事十年前已说,匡庐山下老僧知。

(0)

偶题二首·其二

赋就长安振大名,斩蛇功与乐天争。

归来延寿溪头坐,终日无人问一声。

(0)

送学使郑筠谷夫子还朝三十韵

帝德敷文教,醇儒受主知。

南屏誇毓秀,西浙信钟奇。

邹鲁心源接,皋夔事业宜。

摛辞先紫闼,簪笔上丹墀。

鳌禁回翔日,龙楼申命时。

风期储作相,简畀命为师。

圣代恩光美,诸生教育垂。

中川飞綵舸,长路飏云旂。

被化千馀里,劳臣三载期。

弦歌声络绎,羽籥舞参差。

继志人皆仰,因材笃靡遗。

冰壶常自耀,水鉴果无私。

舒啸闻鸾凤,挥豪篆虎螭。

春风开绛帐,夜雪坐皋比。

语默无非教,周旋必中规。

叩帘仍待问,撤幕不差池。

三变容皆见,一隅举所疑。

持衡馀奖进,取士掩瑕疵。

披览官斋晚,微吟夜漏迟。

孤寒群爱戴,蹶弛荷扶持。

昔岁彤廷诏,曾令蓬户窥。

不才尘荐牍,授简写新诗。

坐待官厨饫,吟看日晷移。

几回瞻謦欬,再拜奉师资。

知遇真难报,蹉跎尚若斯。

惊心易寒暑,临别重讴思。

哲匠饶经济,名贤好翼为。

鸾台九重待,凤阁百僚随。

教泽咸沾被,酬恩难絷维。

抠衣姑孰路,惆怅送旌麾。

(0)

题白沙翠竹江村九首·其五耕烟阁

北舍飞仓庚,南村鸣布谷。

细雨试开轩,绿蓑覆黄犊。

(0)

回至南康题紫极宫里道士房

王事信靡盬,饮冰安足辞。

胡为拥征传,乃至天南陲。

天南非我乡,留滞忽踰时。

还经羽人家,豁若云雾披。

何以宽吾怀,老庄有微词。

达士无不可,至人岂偏为。

客愁勿复道,为君吟此诗。

(0)

谢文静墓下作

越徼稽天讨,周京乱虏尘。

苍生何可奈,江表更无人。

岂惮寻荒垄,犹思认后身。

春风白杨里,独步泪沾巾。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