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笔底(bǐ dǐ)的意思:指文章或书信中最后的部分,也指心中最深处的思考或感受。
扁舟(piān zhōu)的意思:指小巧轻便的船只,也用来比喻身世低微或贫寒的人。
不尽(bù jìn)的意思:没有尽头或没有限制
大东(dà dōng)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的规模、程度或力量很大。
岱宗(dài zōng)的意思:岱宗是指岱山和宗正山,也指东岳泰山。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志向高远,追求卓越。
繁弱(fán ruò)的意思:形容事物繁杂而脆弱,容易垮掉或崩溃。
更授(gēng shòu)的意思:更换授予,转授
海上(hǎi shàng)的意思:指在海上,常用来形容船只在海上航行。
君侯(jūn hòu)的意思:指封建时代的高级官员,也泛指有地位、权力的人。
骊珠(lí zhū)的意思:形容珍贵的东西。
七略(qī lüè)的意思:对事物的全面分析和归纳
秋风(qiū fēng)的意思:秋天的风。也用来比喻寂寥、凄凉的情景或气氛。
三雍(sān yōng)的意思:指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山庭(shān tíng)的意思:指山上的庭院,形容山中景色优美、宜人。
上秋(shàng qiū)的意思:指上升到秋天,比喻事物逐渐发展到高峰或达到最好的状态。
授经(shòu jīng)的意思:传授经书或教义。
烟霄(yān xiāo)的意思:
亦作“烟霄”。1.云霄。 唐 陈子昂 《春日登金华观》诗:“山川乱云日,楼榭入烟霄。” 宋 陆游 《蓬莱行》:“山峭插云海,楼高入烟霄。” 明 李东阳 《楚观楼记》:“声之发於此者,必能超尘壒而出烟霄,凡有耳者皆得之。”
(2).指山的高处。 唐 皇甫曾 《赠鉴上人》诗:“律仪传教诱,僧腊老烟霄。”
(3).喻显赫的地位。 唐 白居易 《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诗:“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 唐 黄滔 《陈皇后因赋复宠赋》:“已为无雨之期,空悬梦寐;终自凌云之製,能致烟霄。” 金 元好问 《感兴》诗:“倚梯从昔望烟霄,七叶何人竟珥貂。”杳冥(yǎo míng)的意思:形容遥远、昏暗、不可知的状态。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酬鲁土孙中立见寄》。诗中以“笔底烟霄忆杳冥”开篇,描绘出诗人对远方景色的怀念,字字如骊珠般闪耀,照亮了山庭,展现出诗人高超的文字功底和对美的追求。接着,“三雍早奏曾名雅,七略初成更授经”,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与传承,以及自己在文学上的成就和贡献。后两句“繁弱自悬蒙羽白,大东不尽岱宗青”,运用典故,进一步展现诗人的学识和视野之广。最后,“君侯傥问扁舟客,海上秋风似管宁”,以问句收尾,既是对友人的回应,也表达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宁静生活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还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以及对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琐窗寒.倭奁
凤嘴匀初,鸦翎染遍,暗藏银孕。
尘飞不上,闪闪砑光如镜。
镂旋螺惯填小幅,云峰花鸟纤毫钉。
料琐鱼深贮,鹧斑蛾绿,镇教相并。几净。看交映。
想浮天一叶,海帆风猛。钿工市罢,估客乍添归兴。
甚求仙、徐福不还,秦女晓梳犹未省。
待清吟、试续香奁,衍波笺写赠。
洞仙歌.中秋二夕,潜岳留饮,同序仔、干夫、寻千、分虎分调
中秋过了,候波潮消息。
我亦扁舟趁风色,有故人、携手共剪疏灯,拚醉倒,便不看潮也得。
子城凉月近,作意窥檐,一片秋声恰吹入。
记莺边折柳,蝉底怀人,又听到、南鸿一一。
纵不饮、高眠亦何妨,但辜负相逢,今宵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