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疏发将尽,力衰膝已酸。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金幼孜所作的《自叹》之一,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年老体衰的境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鉴赏:
诗中以“齿疏发将尽”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牙齿稀疏、头发即将脱落的衰老之态,暗示岁月无情,时光荏苒。接着,“力衰膝已酸”一句,进一步点明身体机能衰退,膝盖疼痛,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让人感受到岁月带来的沉重负担。
“身弱衣不胜”则描述了因身体虚弱,衣物似乎都变得过于沉重,难以承受,暗含着对身体状况的无奈与感慨。最后,“腰窄带逾宽”以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腰围变细而腰带却显得过于宽松,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身体形态的变化,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自我调侃的意味。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细腻地刻画了诗人面对衰老、身体衰弱时的内心感受,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自身变化的接纳与自嘲,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在面对自然规律时的平静与豁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柳墅公园
十日一风市尘起,霾没花枝尚馀几?
河东闻有旧行宫,新绿成林翳春水。
谁怜绕水数千树,以密胜疏殊可喜。
纵步回看始觉深,光景蔽亏度寒晷。
我知惜林不置屋,但设木榻供小止。
莫教繁华夺野意,见地甚高极有理。
入林入山必同调,孰能解此非俗士。
日斜未去为茅亭,归鸟啁啾忽盈耳。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
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
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
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
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
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
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
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
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
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
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
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
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
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
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
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
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
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
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
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
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
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
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
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
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
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为拔可题黄石斋与乔柘田手札》【清·郑孝胥】忠端多名迹,可敬亦可爱。略观近入藏,此卷宜为最。东洲与石洲,两跋已云备。乙盦为六诗,逸韵转奇肆。我观书品论,迂谨有殊致。茂弘安石间,逸少乃其次。正坐书掩名,钓戈等能事。学中七八乘,作书特未艺。岂堪溷长者,曾不辨法意。作书莫作草,怀素尤为厉。君实与明道,不草究何碍。时人解章草,黄谢若小异。云间周思兼,独往擅妙诣。行草推觉斯,未老锋犹锐。未若倪鸿宝,掩苏当抹蔡。缙绅惮小楷,率尔趁笔势。一札才四行,大书那足贵。又与鸿宝书,持论主遒媚。以此考所见,言行实不背。昔尝睹榕颂,隽拔有古味。樟谳与千文,天壤或犹在。善书轻其书,小技故可愧。荆公赋颜碑,语意绝相类。吾生无死所,偷活识前辈。犹期树名节,何用托文字。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84567c6d6c80a98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