啼儿冷秋簟,思妇问寒衣。
《景申秋八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蚊子在薄雾般的细雨中飞舞,烛光上的飞蛾变得稀少。
哭泣的孩子在凉爽的竹席上感到秋意,思念丈夫的妻子询问添置寒衣的事。
帘幕破了,萤火虫飞进屋内,窗户明亮,蝙蝠在夜空中飞翔。
美好的时光日复一日地流逝,渐渐与我壮志勃勃的心愿背道而驰。
- 注释
- 蚊幌:蚊子在像薄纱一样的雨中飞舞的情景。
雨来卷:细雨像卷轴般地笼罩过来。
烛蛾:围绕烛光飞舞的飞蛾。
灯上稀:灯周围的飞蛾因雨变少了。
啼儿:哭泣的小孩。
冷秋簟:凉爽的竹席,暗示秋天的来临。
思妇:思念丈夫的妻子。
问寒衣:询问准备过冬的衣物。
帘断:帘子破了。
萤火入:萤火虫飞进屋里。
窗明:窗户因为外面的光亮而显得明亮。
蝙蝠飞:蝙蝠在夜晚飞进飞出。
良辰:美好的时光。
日夜去:时间不断流逝,无论白天黑夜。
渐与:逐渐地远离。
壮心违:年轻时的雄心壮志不再相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夜晚景象,通过对蚊帐、烛光、蛾舞等生动细节的刻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壮志难酬的感慨。
首句“蚊幌雨来卷”,写出了秋夜中蚊帐被阵阵细雨所湿润,仿佛随着风雨的轻拂而微微卷动。紧接着,“烛蛾灯上稀”则描绘了室内蜡烛旁舞动的蛾虫,烛光在夜色中显得更加稀薄,给人一种萧索与寂静之感。
第三句“啼儿冷秋簟”,通过孩子们在寒冷的秋夜里啼哭,展现了家室之内的温暖和不安。随后,“思妇问寒衣”则是妻子关切地询问是否已经准备好御寒的衣物,这反映出了女性对家庭生活细节的关注。
“帘断萤火入”,写的是夜晚萤火虫穿过破旧的窗帘,飞舞在室内。紧接着,“窗明蝙蝠飞”则描绘了清晰可见的窗棂间透出的月光下,蝙蝠在空中自由翱翔。
最后两句“良辰日夜去,渐与壮心违”,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悲凉。良辰美好的时候逐渐消失,随着岁月的推移,壮志豪情也逐渐变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与生动的景物刻画,传达了诗人对秋夜之美、生活之苦,以及青春易逝的深切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古兴
汉上逢老翁,江口为僵尸。
白发沾黄泥,遗骸集乌鸱。
机巧自此忘,精魄今何之。
风吹钓竿折,鱼跃安能施。
白水明汀洲,菰蒲冒深陂。
唯留扁舟影,系在长江湄。
突兀枯松枝,悠扬女萝丝。
托身难凭依,生死焉相知。
遍观今时人,举世皆尔为。
将军死重围,汉卒犹争驰。
百马同一衔,万轮同一规。
名与身孰亲,君子宜固思。
行路难三首·其三
君不见古人烧水银,变作北邙山上尘。
藕丝挂在虚空中,欲落不落愁杀人。
睢水英雄多血刃,建章宫阙成煨烬。
淮王身死桂树折,徐福一去音书绝。
行路难,行路难,生死皆由天。
秦皇汉武遭不脱,汝独何人学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