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陂新作麦田荒,曾说风兴没两郎。
《扬州杂咏七首·其二》全文
- 翻译
- 雷陂的新麦田已经荒芜,曾经的风雅之兴已不再有两人共享。
谁能像当年的李刺史,春天的波光还能引领我们回忆起句城塘的美好。
- 注释
- 雷陂:地名,可能指一处有湖泊的地方。
新作:新开垦或新建的。
麦田:种植小麦的田地。
荒:荒芜,无人打理。
曾:从前。
风兴:文人墨客的风雅之事。
没两郎:没有了两个(曾经的文人)。
李刺史:历史上的一位姓李的州郡长官。
春波:春天的湖水波光。
句城塘:地名,可能是有诗意的池塘。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扬州杂咏七首(其二)》。诗中描述了雷陂(一处地名)附近麦田荒芜的景象,与过去相比,似乎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诗人以李刺史(可能指唐朝的某位治理有方的地方官员)为例,感慨如今无人能像他那样,如春天的波浪般引领农田灌溉,恢复句城塘(也可能是一个地方名,代表水利设施)的活力。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昔日繁荣和勤政的怀念,以及对当下荒凉景象的惋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用韵简休远上人
乾坤散清气,诗文肆呶哇。
讴吟出天然,岂事攫与拿。
金銮敝贵幸,玉烛歌调和。
苏黄与李杜,后继今谁家。
辉光掩朝蝀,绮丽欺春葩。
温然悦情性,清矣寒齿牙。
顾予私淑人,景慕空年华。
古来蔬笋林,味此间亦嘉。
名虽厕俊髦,迹每沈邱阿。
一斑窥管豹,两部听春蛙。
苟无入神趣,徒若缠病疴。
禅林得幻悟,学业日以加。
线溜溅崖壑,终焉赴洪河。
大辂鸣和铃,慎勿较柴车。
前诗举相戏,勿谓语意颇。
宗门说圆顿,宝偈河沙多。
师当复悟此,行坐甄叔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