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以“题寿星”为题,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诗中运用了象征与隐喻的手法,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哲学思想。
首句“一杖扶元化”,以“一杖”象征着支撑、引导或指引之意,暗含着对生命、宇宙或道德准则的依赖与追寻。“元化”则指向了宇宙的本源或生命的起源,暗示着通过某种力量或智慧,可以理解并掌握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规律。
次句“乾坤自始终”,进一步阐述了宇宙与生命的永恒性,表明无论是在宇宙的广阔尺度上,还是在生命的短暂历程中,都有其内在的秩序和不变的规律。这里的“乾坤”指的是天地、宇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深刻认识和敬畏之情。
第三句“本来无面目”,表达了对个体身份或自我认知的超越。在哲学层面上,它意味着人应当摆脱对物质形态的执着,认识到真正的自我超越了表面的形貌,触及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本质。这种思想与道家的“无为而治”、“返璞归真”相呼应,倡导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最后一句“偶落此图中”,则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将前文的深邃思考融入到日常生活的场景之中。它暗示着即使在平凡的生活中,人们也能找到通往精神自由的道路,不必刻意追求,而是自然而然地存在于宇宙的和谐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探讨了生命、宇宙与个人精神层面的深刻关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和存在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罗汉石
吾闻大幻师,种种示方便。
虽于土石中,神力亦周遍。
君看此翠琅,乃有罗汉面。
殷勤作礼相,形质皆可辨。
初观顶相殊,次观双足现。
僧袍如轻绡,风举势转旋。
得非方广尊,影落此石片。
千年磨不尽,若坚金百炼。
我来一瞻敬,赞叹未曾见。
摩挲谛玩久,欲去反留恋。
叮咛善守护,尊者俱神变。
会当清夜阑,神光照金殿。
赠画山水陈兄
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
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
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
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
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
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
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
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
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
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
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
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
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
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
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赠画山水陈兄》【宋·曾有光】眼前画士蚕样密,有如陈君万才一。少年识高画愈精,胸蟠物象妙通神。描尽江山归指点,寒林古嶂烟云敛。若悬瀑布飞潺湲,樵人向晚归山巅。幻出楼台景一簇,松钗堕落鸿金屋。苔封石径绿茸茸,深藏古寺无声钟。花落啼鸟四时好,绿阳系马迷芳草。溪上桃花三月春,渔翁垂钓理丝纶。夏日池亭避炎暑,荷花落岸香风度。秋声飒飒芦苇寒,惊飞白鹭起前滩。野梅冬杪香飘路,忽惊四面仝云布。展开一轴指顾间,始知妙画归毫端。谁云不复见摩诘,陈君自得如神笔。石台一去不复来,陈君继芳诚奇哉。形容聊述歌一首,行看声亚诸人右。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6767c68943aa050834.html
月下笛.次韵
又老杨花,浮萍点点,一溪春色。闲寻旧迹。
认溪头、浣纱碛。
柔条折尽成轻别,向空外、瑶簪一掷。
算无情更苦,莺巢暗叶,啼破幽寂。凝立。阑干侧。
记露饮东园,联镳西陌。容销鬓减,相逢应自难识。
东风吹得愁似海,谩点染,空阶自碧。
独归晚,解说心中事,月下短笛。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