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有长江重湖之险而无战舰水军余得唐嗣曹王皋遗制创造战舰数十艘上下三层挟以车轮鼓蹈而前駚于阵马募水军三千人日夕教习以二月十八日临清湘门按阅旌旗戈甲一新观者如堵成五绝句以志之·其三》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长江(cháng jiāng)的意思:指中国最长的河流,也可用来形容事物广阔、气势雄伟。
堤防(dī fáng)的意思:指防止水流冲毁的河道或水库的建筑物,也用于比喻防范和抵御外来的侵害。
何以(hé yǐ)的意思:为什么,怎么,用什么方法
坚守(jiān shǒu)的意思:坚定地守护、保持某种信念或原则。
巨浸(jù jìn)的意思:形容巨大的水势涌来,泛指巨大的灾难或困扰。
控制(kòng zhì)的意思:掌握、支配、调节事物的运行。
临危(lín wēi)的意思:面临危险或困难时,能够冷静应对并勇敢行动。
通津(tōng jīn)的意思:通常指能够顺利通过水路或陆路,畅通无阻。
暇日(xiá rì)的意思:指空闲的日子,没有工作或事务的日子。
- 鉴赏
此诗《长沙有长江重湖之险而无战舰水军》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通过描绘长沙面对长江重湖之险境,却无战舰与水军的现状,表达了对加强军事防御的深思与呼吁。
“长江巨浸虽天设,控制堤防本在人。” 开篇即点明长江作为天然屏障的存在,但真正的关键在于人的智慧与行动,强调了人为因素在控制和利用自然条件中的重要性。
“暇日不为坚守计,临危何以扼通津。” 接下来,诗人指出平时不做好防御准备,一旦面临危机,如何能有效阻止敌人通过关键通道?这句诗警示人们应时刻保持警惕,未雨绸缪。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反映了诗人对于军事防御策略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加强国家边防安全的强烈呼吁。通过对比自然条件与人为因素的作用,强调了人在面对挑战时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