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恨金钱少,餐愁匕箸轻。
不教怜复损,为尽对啼声。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创作的《郑方二君以生鹧鸪数双见贻赋诗答之》组诗的第二首。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思考。
首句“岂不畏霜露”,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担忧,暗示了生活的不易和生命的脆弱。接着,“笯中且勿惊”则表达了对朋友处境的关心与安慰,希望他们不必过于忧虑,展现出深厚的友情。
“向南徒有意,留客枉多情。”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远方朋友的思念与期待,同时也暗含了一种无奈与感慨,即尽管心中充满深情,但现实中的距离与困难却难以逾越。
“买恨金钱少,餐愁匕箸轻。”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金钱与食物的象征,表达了在困境中寻求慰藉的艰难,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琐碎与情感纠葛的深刻洞察。
最后,“不教怜复损,为尽对啼声。”这两句诗以一种悲壮而温柔的情感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惜与守护,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与痛苦,也要尽力维护这份珍贵的情感,直至最后一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生命、困境等主题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