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
“秋堂峡上号莹心”,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秋意盎然、峡谷幽深的场景中。秋风轻拂,峡上似乎能听到某种声音,这声音并非外界的喧嚣,而是内心深处的呼唤,仿佛在提醒着诗人去探寻那份纯净与澄明。“坐听泠泠不操琴”,诗人选择静坐,倾听那来自心灵深处的泠泠之声,而不是外在的音乐。这里,“不操琴”不仅指实际的不弹奏乐器,更象征着诗人放弃了一切外在的纷扰,专注于内心的体验与探索。
接下来,“境为心莹心为境,主宾妙趣足研寻”,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所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境与心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转化。境,即外界的环境或景象;心,则是内在的情感与思想。在诗人看来,境可以映照出心的纯净与明亮,而心则能够赋予境以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这种主客体之间微妙的互动,构成了一个充满奥秘与趣味的世界,值得人们深入探究。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自我的深刻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次对外在世界的观察,更是一次对内在心灵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哲理与美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山坡陀辞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山坡陀辞》【宋·晁补之】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聊逍遥兮容与,晞余发兮兰之渚。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5967c66bfb604a0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