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来积霪涨,浩与田麦平。
绕田有大河,乱草河中生。
沧桑(cāng sāng)的意思:指岁月变迁、事物变化、人世变幻的历程。
大河(dà hé)的意思:指宽广、壮丽、奔流不息的河流,常用来形容气势雄伟或规模宏大的事物。
颠倒(diān dǎo)的意思:指错乱、倒置、颠倒的意思。
高难(gāo nán)的意思:指困难程度非常高,难以应对或解决的问题或情况。
过马(guò mǎ)的意思:指在马背上跨越过去,比喻克服困难,成功度过难关。
陆沈(lù shěn)的意思:指陆地和河流交接处,形容地势平坦、水陆交通方便。
马安(mǎ ān)的意思:形容人心境平和、安定。
千丈(qiān zhàng)的意思:形容非常高或非常深。
人世(rén shì)的意思:指人间世界,泛指人类社会。
上停(shàng tíng)的意思:停留在上面,不再往上升或往前进。
石桥(shí qiáo)的意思:指结实、坚固的桥梁
下泄(xià xiè)的意思:指情感、情绪等得到释放或宣泄。
夜来(yè lái)的意思:夜晚到来;指在夜间发生或到达。
此诗描绘了雨后积水与田地齐平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力量。诗人通过“夜来积霪涨”一句,巧妙地将夜晚的雨水积累与田地的水位上升联系起来,形象地展示了雨水对农田的影响。接着,“浩与田麦平”一句,进一步强调了积水的广泛和严重程度,使得田地与麦苗仿佛处于同一水平面,营造出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
“绕田有大河,乱草河中生”两句,不仅描绘了河流环绕田地的场景,还通过“乱草”这一细节,暗示了河水泛滥、草木生长茂盛的状态,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随后,“岸高难下泄,壅之故上停”揭示了河水无法顺畅流动的原因,即河岸过高导致水流受阻,河水被迫停留在较高位置,形成了一种自然界的平衡与冲突。
“陆沈马安涉,河坦翻足行”则通过对比陆地与河流的状态,展现了洪水带来的不便与危险。陆地因积水而变得难以通行,而河流却因为水位上升而变得更加平坦,人们反而能在河中行走,这种反常的现象反映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及其不可预测性。
最后,“石桥峻千丈,过马疑入城”一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石桥的高度,仿佛通向另一个世界,既体现了自然景观的雄伟壮观,也暗示了人们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渺小与无助。“沧桑在人世,颠倒谁能凭?”则表达了对人生无常、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在面对自然力量时人类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