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竹·其二》
《竹·其二》全文
明 / 徐渭   形式: 七言绝句

郡城去海不为遥,墨箨淋漓似郁蛟。

莫遣风来吹一叶,恐于笺上作波涛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不为(bù wéi)的意思:不关心,不理会

郡城(jùn chéng)的意思:指古代的县城,也泛指行政机构所在地。

淋漓(lín lí)的意思:形容流动的水或液体充分而顺畅。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竹(其二)》。诗中以竹为题,描绘了竹子在郡城与大海之间生长的景象,以及风与竹叶互动时的生动画面。

首句“郡城去海不为遥”,点明了竹子生长的环境,远离喧嚣的郡城,却与浩瀚的大海相距不远,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辽阔的背景。接着,“墨箨淋漓似郁蛟”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竹叶比作墨色淋漓的蛟龙,形象地描绘出竹叶在阳光下或雨后湿润时的浓绿与生机勃勃之态,同时也暗示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特性,如同深海中的蛟龙一般。

“莫遣风来吹一叶”,则进一步展现了竹林的动态美。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让微风吹动竹叶,以免引起竹林中波涛般的声响和波动。这一句不仅描绘了竹林在风中的动态之美,也暗含了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希望人们能够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避免人为破坏带来的不和谐。

最后一句“恐于笺上作波涛”,巧妙地将竹林的动态美与书法艺术联系起来。诗人想象如果竹叶的摇曳能在纸上留下波涛般的痕迹,那么这将是多么美妙的艺术表现。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竹子美的欣赏,也表达了他对艺术创作灵感的追求,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相互融合的深刻理解。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不仅描绘了竹子的自然之美,还蕴含了对和谐共生、艺术创造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徐渭

徐渭
朝代:明   号:天池山人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521—1593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戏曲家、军事家。曾担任胡宗宪幕僚,助其擒徐海、诱汪直。胡宗宪被下狱后,徐渭在忧惧发狂之下自杀九次却不死。
猜你喜欢

满江红.秋况

满目萧条,堪怜煞、霜欺衰草。

斜阳外、丹枫点点,荒烟缭绕。

砧杵千家魂梦断,关河万里鳞鸿杳。

更难禁、落叶满庭除,风来扫。南柯郡,邯郸道。

夷共险,缘心造。叹好梦难凭,尘容易老。

绿水青山应寄兴,诗筒茗碗聊探讨。

想人生、行乐即长年,休烦恼。

(0)

泰伯祠

贤亲让天下,开国治周礼。

墨胎悲伯夷,朝鲜尊箕子。

勾吴已亡国,至德终不馁。

(0)

华山

问山何以分高下,宜在引人诗兴者。

遥瞻濯濯青芙蓉,南嶂犹平堪跋马。

登峰造极览全吴,却步鸟道寻兰若。

左右泉声上下云,间以疏梅秀而野。

历险即夷小憩留,别室数宇致潇洒。

琅玕千个绿云丛,笙筑百道银雪泻。

我游名山亦已多,谓当无过田盘也。

此间松石逊怪奇,梅竹彼应让都雅。

两山何用费校量,梦寐他时总心写。

(0)

登啸台有作

太行秀迤苏门山,宜为隐者所盘桓。

我来深秋气萧霁,旷怀以上千年间。

辞骑屧步陵崇峦,憩藉猗靡之皋兰。

谡谡天风吹凤鸾,即遇公和相周旋。

清激啸旨我不解,慷慨啸理我或闲。

嗣宗猖狂岂能攀,诗留片石飘乎仙。

(0)

谷树

墙西生谷两株连,阴蔽斜阳媚夕烟。

恶木岂能妨志士,吾庐何厌聒繁蝉。

窗閒细响鸣秋籁,屋角新光照上弦。

幸假不才居隙地,清风时为至江天。

(0)

定州

东横海右中山国,西接天边御射台。

辨谤获君从古少,成功食子令人哀。

飞流倒马关中出,急雨卢龙塞外来。

欲下高原更回首,尚疑奇士在蒿莱。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