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重 别 唐 /许 浑 泪 沿 红 粉 湿 罗 巾 ,重 系 兰 舟 劝 酒 频 。留 却 一 枝 河 畔 柳 ,明 朝 犹 有 远 行 人 。
- 注释
- 泪:眼泪。
沿:顺着。
红粉:红润的脸庞。
湿:弄湿。
罗巾:丝质手帕。
重:再次。
系:系紧。
兰舟:装饰有兰花图案的船。
劝酒:劝人饮酒。
频:频繁。
- 翻译
- 泪水沿着她红润的脸庞滑落,打湿了她的丝罗手帕,
他再次系紧河边的兰舟,频繁地劝酒以表达离别之情。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离别之情,首句“泪沿红粉湿罗巾”表达了女子因别离而泣不成声,泪水湿透了精美的罗巾,这里的“红粉”指的是女子的妆容,通过这种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的哀伤与美丽。接下来的“重系兰舟劝酒频”则转换到了男子的行为,男子在离别之际不停地劝酒,这里的“兰舟”可能是指装饰华美的小船,或许只是一个优雅的情境设定,“频”字则强调了男子此刻的心绪。
第三句“留却一枝河畔柳”中,男子在临别时将河边的垂柳的一枝留下,这里柳树象征着离愁和永恒。古人常以柳树赠别,寓意于长相思。这一行为既是对即将离去的女子的思念,也是希望情感能够像这柳枝一样持续。
末句“明朝犹有远行人”透露出一种无奈和宿命,尽管今日已是分别之时,但明日依然有人要踏上远行,这或许暗示了诗人对生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于无法阻挡离别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环境设定,传达了一种深切的离愁与不舍,同时也映射出古代士人对于行旅生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百字令.题黄佩芸忆菊图
秋光满目,叹种花人逝,花还依旧。
闻道花时同剪烛,堂上埙篪叠奏。
玉树孤森,谢池梦杳,往事空回首。
清吟抱膝,凄凉滋味消受。
应是对景伤心,霜枝难看,懒醉东篱酒。
鸿雁声凄深院寂,坐听苕苕清漏。
赋岂招魂,秋尤动感,泪滴三更后。
梧风竹月,小阑干外寒透。
金缕曲·其十二题滇南杨稚虹《投笔图》
万事须年少,问人闲,奇才几辈,儒冠误了。
今日披图思壮志,莫讶轻年玉貌。
信别有,英雄怀抱,万里关河撄世变,愿长缨,请得论功早,班定远,众倾倒。
中原久幸欃枪扫,忆当时,江南营垒,马腾士饱。
同学几人矜捷足,鹰隼高淩秋昊,剩铩羽,归飞倦鸟。
生恨毛锥成底事,尽十年,低首云闲道,头秃也,中书老。
金缕曲·其六题包子梁《美人屏幅》
士女传清照,古人中,张萱周昉,并称名妙。
数十年来京兆笔,谁画朝云最好。
有越国,词人包老,燕瘦环肥游戏耳,尽秋波,一点神光到,金粉俗,笔尖扫。
如今霜压苏台草,忆悤悤,飘零书剑,移家洲岛。
几幅生绡人似玉,闲倚屏风秋晓,似甚处,相逢一笑。
纸上琴心挑未得,况茂陵,司马非年少,醇酒愿,此生了。
宣清.秋闺月夜
皎洁当秋夜,正金波乍挹,冰壶初濯。
看平铺鸳瓦琉璃,渐照到玉人绰约。
露冷霓裳,风清环佩,幽辉如握。
光欲滴,漏将阑,孤睡何曾便著。
恰似人间,青天碧海,反窃姮娥药。
奈楚簟凉多,越罗衾薄。一点梦魂难托。
待不思量,问今宵、怎生拚却。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