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次 韵 王 廷 老 退 居 见 寄 宋 /苏 轼 浪 蕊 浮 花 不 辨 春 ,归 来 方 识 岁 寒 人 。回 头 自 笑 风 波 地 ,闭 眼 聊 观 梦 幻 身 。北 牖 已 安 陶 令 榻 ,西 风 还 避 庾 公 尘 。更 搔 短 发 东 南 望 ,试 问 今 谁 裹 旧 巾 。接 果 移 花 看 补 篱 ,腰 镰 手 斧 不 妨 持 。上 都 新 事 长 先 到 ,老 圃 闲 谈 未 易 欺 。酿 酒 闭 门 开 社 瓮 ,杀 牛 留 客 解 耕 縻 。何 时 得 见 纤 纤 玉 ,右 手 持 杯 左 捧 颐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北牖(běi yǒu)的意思:指居室里面最北边的窗户。比喻人退隐幕后,不再出任重要职务。
闭眼(bì yǎn)的意思:闭上眼睛,不看或不理会。
东南(dōng nán)的意思:指东南方向。
短发(duǎn fā)的意思:指头发短小,形容人的头发短。也可比喻事物长度短小。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浮花(fú huā)的意思:指表面上华丽而没有实质内容的东西。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寒人(hán rén)的意思:指贫穷、贫困的人。
还避(hái bì)的意思:回避、避免
幻身(huàn shēn)的意思:指人或物在瞬间消失或变化,使人难以捉摸或辨认。
回头(huí tóu)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改变主意;追悔莫及
来方(lái fāng)的意思:来自某个方向或地方。
浪蕊(làng ruǐ)的意思:形容花朵盛开时的美丽景象。
梦幻(mèng huàn)的意思:形容事物虚幻不实,如同梦境一般。
试问(shì wèn)的意思:用于引出问题或者表示询问的措辞
岁寒(suì hán)的意思:岁寒指的是寒冷的冬天。在冬季,寒冷的天气会给人们带来不便和困苦。
陶令(táo lìng)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行高尚,才华出众,能够给人以启发和教诲。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庾公尘(yǔ gōng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名声已经消退或被人遗忘。
浪蕊浮花(làng ruǐ fú huā)的意思:形容事物浮华、虚幻,没有实质内容。
- 注释
- 浪蕊浮花:比喻世间的繁华和虚幻。
岁寒人:指经历寒冬考验的人,寓意坚韧或有深度的人。
风波地:比喻充满变故和挑战的环境。
梦幻身:形容人生如梦,虚幻不实。
北牖:北方的窗户,代指家居。
陶令榻:陶渊明式的简朴生活,暗指隐居生活。
庾公尘:庾亮,东晋名士,这里泛指名利场上的纷扰。
东南望:象征对远方或未来的期待。
裹旧巾: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服饰,表示怀念古人或传统。
- 翻译
- 浪蕊浮花难以分辨春天,归来后才知哪些是经冬之人。
回顾过往,自我嘲笑曾身处波折之地,闭目静观,如梦似幻的人生。
北窗已备好陶渊明的床榻,西风吹过,避开的是庾亮的尘埃。
再摸摸短发,向东南方望去,试着问问现在还有谁佩戴着古人的头巾。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表现了诗人对生活和世界的深刻洞察以及超脱尘世的哲学思考。开篇“浪蕊浮花不辨春”两句,以迷离的景象描绘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不仅是自然界的变化,也暗示了人生的无常。
“归来方识岁寒人”则是诗人回归自我,认识到岁月在人们脸上留下的痕迹,是对生命历程的一种体悟。接着“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两句,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态度,把个人经历的起伏比喻为一场梦境,自嘲生活中的忙碌和挣扎不过是浮云。
“北牖已安陶令榻,西风还避庾公尘”两句,通过对古代隐逸陶渊明和庾信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于淡泊名利、隐居生活的向往。这里的“北牖”、“西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
最后,“更搔短发东南望,试问今谁裹旧巾”两句,则是诗人在自我安慰中表现出的怀旧之情。通过搔摸短发、眺望远方的动作,诗人似乎在追寻过去的影子,质疑现在是否还有人像他这样怀念过往。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深刻,意境淡远而蕴含丰富,充分体现了苏轼超脱世俗、豁达人生的高尚情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