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子下第作此慰之》全文
- 鉴赏
这首清代汪畹玉的诗《外子下第作此慰之》描绘了北方秋季的景象,以笛声和马鸣作为情感载体。首句“北地凉风已早吹”,点明了季节转换,凉风初至,暗示了诗人或其外子所处环境的萧瑟。接着,“一声长笛怨羌儿”通过悠扬而哀怨的笛声,表达了失意者内心的愁绪,仿佛是羌笛声中流露出的边塞思乡之情。
“悲嘶瘦马休踸踔”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瘦马的悲鸣与失意者的落魄相互映照,形象生动。诗人劝慰马儿不必再因失意而躁动不安,暗示人应学会在逆境中保持坚韧,静待转机。“亦有秋原草长时”则以自然景物的变迁为喻,告知他们即使此刻身处低谷,未来仍有希望,如同秋天的草原虽枯黄,但草木总有复苏之时。
整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劝慰,展现了诗人对下第者的深沉关怀和鼓励,体现了清诗的婉约与温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人归山
相逢唯道在,谁不共知贫。
归路分残雨,停舟别故人。
霜明松岭晓,花暗竹房春。
亦有栖闲意,何年可寄身。
访寂上人不遇
何处寻云暂废禅,客来还寄草堂眠。
桂寒自落翻经案,石冷空消洗钵泉。
炉里尚飘残玉篆,龛中仍锁小金仙。
须将二百签回去,得得支公恐隔年。
寄王质夫
忆始识君时,爱君世缘薄。
我亦吏王畿,不为名利著。
春寻仙游洞,秋上云居阁。
楼观水潺潺,龙潭花漠漠。
吟诗石上坐,引酒泉边酌。
因话出处心,心期老岩壑。
忽从风雨别,遂被簪缨缚。
君作出山云,我为入笼鹤。
笼深鹤残悴,山远云飘泊。
去处虽不同,同负平生约。
今来各何在,老去随所托。
我守巴南城,君佐征西幕。
年颜渐衰飒,生计仍萧索。
方含去国愁,且羡从军乐。
旧游疑是梦,往事思如昨。
相忆春又深,故山花正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