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闻若管吹者意儿童为之问之乃鸟有名竹管者其声政如是云作三绝·其三》全文
- 翻译
- 蚕丝织成的百箔我曾听说,但还没说到新丝的价格你应承担。
这一年下来我连皮衣粗布都买不起,早知道就劝你别买那么多。
- 注释
- 蚕丝:丝绸。
箔:薄片状的丝织品。
旧曾闻:过去听说过。
新丝:刚生产的丝。
价尔分:价格由你来分担。
卒岁:终年。
裘褐:皮衣和粗布衣物。
计:打算,计划。
劝:劝告。
勿多云:不要买太多。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蚕丝价格的感慨,以及对生活艰辛的自述。首句“蚕丝百箔旧曾闻”表达了诗人对蚕丝制品的熟悉,可能暗示着丝绸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然而,“未说新丝价尔分”则揭示了新丝价格的高昂,超出了诗人的承受范围。
接着,“卒岁我无裘褐计”表达了诗人一年到头都无法置办保暖衣物的困境,反映出生活的贫困。“早知劝尔勿多云”则是诗人对那些可能因为无知或轻率而大量购买丝绸的人的劝诫,暗示他们应该审慎考虑自己的经济状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经历,反映了宋代社会中贫富差距和物价问题,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朴素的消费观和节俭的生活态度。赵蕃作为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常常关注民生疾苦,这首诗正是这种人文关怀的体现。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