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兮苦廉,狼兮苦贪。狼心忧饥,豹身忧肥。
狼有膏而成其躯兮,豹亦忧其有皮。
疑斯用顾,智则隐雾。
这首诗以动物为喻,豹象征廉洁,狼象征贪婪。豹因皮毛而忧虑,狼因饥饿而忧虑,各自为生存而挣扎。豹虽有皮毛之利,却也担忧,狼虽忧于饥饿,却能利用其心性。诗中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背后的复杂心理。同时,通过“疑斯用顾,智则隐雾”表达了对智慧与选择的思考。最后,“同空山之岩岩兮,无相视之耽耽兮”则暗示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界的关系,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独立。整体而言,这首诗借动物寓言,探讨了人性、生存与智慧的主题,语言简洁而寓意深远。
春来不住听檐声,日色何曾作好晴。
纵有花应欺老病,偶无酒亦过清明。
疾风恶浪摇孤垒,危枕昏灯寄此生。
西上东归皆未可,客怀端复向谁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