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少保扬澹庵游九龙池诗韵》
《和少保扬澹庵游九龙池诗韵》全文
明 / 倪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神物何年去复还,共留灵迹此池间。

怒吞海气雷奔壑,净漱云根雪满山。

时雨每添新涨阔,晴岚常映碧波閒。

仰怀先帝登临日,怅望垂髯不可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碧波(bì bō)的意思:指湖泊、江河等水面的颜色鲜艳明亮,清澈明亮的水面。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怅望(chàng wàng)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忧愁。

登临(dēng lín)的意思:登上高处或高山,指登上高处以观赏美景或远望。

复还(fù huán)的意思:还回去,归还。

海气(hǎi qì)的意思:指自负、傲慢、目中无人的态度或气势。

雷奔(léi bēn)的意思:形容雷声震动地动如奔马一般。

临日(lín rì)的意思:指临近天亮的时候。

灵迹(líng jì)的意思:指人的才智超群,思维敏捷,富有灵性。

晴岚(qíng lán)的意思:指天空放晴后云层中的彩霞。

神物(shén wù)的意思:指神奇的物品或者具有非凡能力的物品。

时雨(shí yǔ)的意思:指早春时节的细雨。

先帝(xiān dì)的意思:指已故的君主或统治者,尤指尊称已去世的帝王。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倪谦的《和少保扬澹庵游九龙池诗韵》描绘了一处神秘而壮丽的自然景观。首句“神物何年去复还”暗示了九龙池可能曾有神奇传说或历史遗迹,引发人们对过去的遐想。接下来的“怒吞海气雷奔壑,净漱云根雪满山”生动描绘了池水翻腾如雷,气势磅礴,仿佛能吞吐天地之气,池边云雾缭绕,积雪皑皑,景象壮观。

“时雨每添新涨阔,晴岚常映碧波閒”进一步展现了池水随着季节变化,水量丰沛,波光粼粼,与晴空中的山岚相映成趣,宁静而闲适。最后,“仰怀先帝登临日,怅望垂髯不可攀”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帝王在此游览的追忆,以及对如今只能仰望而无法亲历的遗憾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九龙池的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倪谦

倪谦
朝代:明

倪谦(1415年~1479年),字克让,号静存,南直隶应天府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原籍钱塘(今浙江杭州)。正统四年(1439年)进士,授编修,曾出使朝鲜。天顺初,累迁至学士,侍太子于春宫。后主顺天乡试,因黜权贵之子,被构罪戍边。成化初复职,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谥文僖。天资聪颖,记忆力特强,有《朝鲜纪事》、《辽海编》、《倪文僖公集》等传世。
猜你喜欢

兖州送李明府使苏州便赴告期

莫言水国去迢迢,白马吴门见不遥。

枫树林中经楚雨,木兰舟上蹋江潮。

空山古寺千年石,草色寒堤百尺桥。

早晚卢家兰室在,珊瑚玉佩彻青霄。

(0)

寄刘录事

城西青岛寺,累夏漱寒泉。

今在提纲所,应难扫石眠。

风沙榆塞迥,波浪橘洲偏。

重整潇湘棹,心期更几年。

(0)

入浮石山

斜日出门去,残花已过春。

鸟声穿叶远,虎迹渡溪新。

入洞几时路,耕田何代人。

自惭非避俗,不敢问迷津。

(0)

省试一一吹竽

齐竽今历试,真伪不难知。

欲使声声别,须令个个吹。

后先无错杂,能否立参差。

次第教单进,宫商乃异宜。

凡音皆窜迹,至艺始呈奇。

以此论文学,终凭一一窥。

(0)

河南府试秋夕闻新雁

湘南飞去日,蓟北乍惊秋。

叫出陇云夜,闻为客子愁。

一声初触梦,半白已侵头。

旅馆移欹枕,江城起倚楼。

馀灯依古壁,片月下沧洲。

寂听良宵彻,踌躇感岁流。

(0)

贫居冬杪

数塞未求通,吾非学养蒙。

穷居岁杪雨,孤坐夜深风。

年长惭昭代,才微辱至公。

还愁把春酒,双泪污杯中。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留正 刘旦 龙仁夫 钱福 冯应榴 玄觉 刘知几 江标 章纶 柴中行 薛式 戴名世 周锡渭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